去可网 > 杂谈 > 正文

​为什么说13万新华书店人都绕不开新华书店总店发展史?

2023-11-21 03:06 来源:去可网 点击:

为什么说13万新华书店人都绕不开新华书店总店发展史?

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波澜壮阔的百年征程。作为中国出版从业者,我们的前辈跟随中国革命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不仅是时代的记录者,更是历史的参与者和推动者。可以说,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代表先进社会思潮的无产阶级出版者便相随左右,一路鼓与呼,见证书写了这一星火燎原的伟大革命进程。很多赫赫有名的出版人,本身就是“老革命”;很多影响至今的出版社,都曾在革命进程中发挥过独特作用。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特别梳理回望出版社发展进程中的红色历史,以期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开好局、起好步,为中国出版业的发展提供思想保障和精神力量。今天,我们一起寻找新华书店总店的红色基因。

2021年6月29日,由新华书店总店建设运营的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配套工程“新华书店百年书房”正式开业。新华书店百年书房继承了“新华书店”红色品牌精神,以“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为核心理念,以“主题出版物首发地”为书店定位,以为广大读者提供优质阅读内容和多元化文化产品为经营模式,通过融入多种带有科技元素的智能设备,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智慧、网红、特色书店,助力全民阅读。


1937年新华书店于延安成立。1951年1月1日,新华书店总店作为全国新华书店的总管理机构在北京挂牌,对新华书店各地分、支店的人、财、物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并直接承担北京地区公营出版物的总发行任务。1987年10月,新华书店总店转制成为中央一级图书发行企业。时至今日,历经革命岁月、事业引领、文革时期、恢复发展、改革探索、体制之痛、新的航程7个发展阶段的新华书店总店,其发展史也是中国出版物发行业的创业史、奋斗史和变迁史,既包含对“新华书店”伟大奋斗历史的继承,更体现着在新时代不忘初心、继续奋进的决心。



新华书店百年书房



01


引领新中国出版物发行砥砺前行


在党和国家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阶段,新华书店总店受不同上级部门领导,历经行政管理部门、事业单位、中央企业等不同组织制度变革,始终牢牢坚持党的领导,始终把党和人民需要放在首位,不断调整变革业务模式和体制机制,引领行业转型发展,为党和国家文化事业持续贡献力量。



新华书店总店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以宣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己任,根据党中央的需要随军迁移、扎根敌后根据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共出版图书5291种(册),发行图书报刊4亿余册,为党的各项事业发挥了文化传播与精神引领的重要作用。


新华书店总店为新中国的出版发行事业奠定了重要基础。1949年10月3日,中央宣传部出版委员会召开全国新华书店出版工作会议,作出了《关于统一全国新华书店的决定》。1951年1月1日,新华书店总店作为全国新华书店的最高管理机构,对各地分、支店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在全国各地建立健全发行网点,规范经营管理制度。1977年开始,总店根据中央部署,对全国新华书店开展恢复整顿工作,在制度建设、业务规范、队伍培训、发行体制改革和现代化设备与技术推广方面做了一系列工作,全国新华书店蓬勃发展。


新华书店总店为出版发行体制改革作出了有益探索。1987年10月,新华书店总店转制成为中央一级图书发行企业。总店积极调整业务和管理体制,推动全行业改革转型探索。在出版发行体制改革的不同时期,新华书店总店牵头筹备成立“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中国新华书店协会”,使“新华书店”商标及品牌无形资产得到了有效的法律保护和应用。随着国家出版发行体制改革不断深化,2008年4月,总店传统图书批发业务歇业,总店事业进入发展低谷期。


2013年12月31日,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宣布新一届总店领导班子,总店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新华书店总店领导班子在上级关心支持下,面对经济基础薄弱、经营效益困难的局面,努力盘活存量资产,克服重重艰难,通过“孵化+投资”的运营方式打造“文化+科技+金融”为一体的“新华文创科技园”,资产运营集约化成效显现。


面对主营业务歇业、亟待转型发展的局面,新华书店总店坚持创新融合发展,规划实施一系列重点项目,新华书店网上商城、全国大中专教材网络采选系统、国际文化传播平台、“新华+”文创产品研发与推广平台等“一园区四平台”业务格局初步形成,部分重点项目已经成为全行业共建共享的平台,为推动全行业转型发展作出了贡献。面对治理体系落后、人才队伍缺乏的局面,新华书店总店持续加强体制创新,构建合格市场主体,努力推进依法治企。以市场化方式努力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参股企业着力提升技术、管理、资本等方面的效率和效益,把人事、分配工作纳入依法治企的管控体系,优化了人才发展环境,激发了员工创新活力,转型升级、体制机制深化成效显现。



新华书店百年书房



02


传承红色基因新华精神接续奋斗


1937年新华书店从延安诞生,1939年毛主席亲笔题写了“新华书店”店招;1946年1月,毛主席又专门题写了“新华书店总店”六个字。从诞生之初,新华书店总店就具有了深厚的红色基因。84年来,新华书店将传统品牌优势、资源优势与改革创新有机结合,经营双效和综合实力明显提升,红色文化品牌重新焕发生机活力。



红色基因,深植血液,新华精神,始终不忘。这种坚守了84年的光荣传统已融进新华人的血液,贯穿于每个新华人的行动中。也正是有了这种精神,新华书店才能自强不息、永葆青春,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持续健康发展。几代新华人在党的领导下,传承红色基因接续奋斗,肩负时代使命,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下,84年来,新华书店始终传承红色基因,始终坚持正确方向、坚定立场,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传播科学真理、弘扬先进文化,教育引导群众、凝聚奋进力量,坚持读者至上、服务群众,及时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播到千家万户,把教材送到亿万学生手中,把科学文化知识提供给广大读者,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作出了卓越贡献,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凝聚了强大力量。


84年来,新华书店不断发展壮大,从初创时期的寥寥数人发展到今天的13万人,从清凉山麓的小山洞发展到今天的1.2万个网点,从手工作坊发展成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的现代文化企业,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有力推动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在战火纷飞的岁月,我们党“把运输文化粮食看得比运输被服弹药还重要”,新华书店从诞生之日起,就主动担负起崇高的文化使命,红旗插到哪儿,新华书店就在哪儿落地生根,把先进的思想文化送到人民中间。毛泽东同志的《论持久战》《矛盾论》《实践论》等许多光辉著作,都是经过新华书店传遍大江南北,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在和平发展的年代,新华书店迎来改革开放、思想解放的春风,遍布城乡的新华书店是名副其实的文化殿堂,无数青年涌向新华书店争相购买数理化课本或经典著作,文化薪火在新华书店熊熊燃起,知识从这里传播,思想从这里辐射,滋养了人们的精神世界。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新华书店不断深化改革,完善体制机制,优化业务结构,创新发展业态,努力提升整体实力和服务水平,把发行网点开办到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开创了图书发行史上流动供应和上门售书的服务新举措,成为以图书发行为主营业务、多业态发展的国有文化企业中坚力量。



2018年4月23日新华书店网上商城正式上线



03


发扬传统实现新时代总店新发展


2021年8月,在新华书店总店领导推动下,在广泛调研、深入探讨的基础上,新华书店总店重点项目—新华书店网上商城确立了“作为国家出版物网络发行主力军、主渠道、主平台,图书业务是核心主业,图书业务要引入竞争机制,形成有序竞争的良好局面”的指导思想,并对项目运营主体新华互联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架构设置进行了调整,通过聚焦图书主业、强化渠道建设,整合非图业务、助力主业发展两项举措,以聚焦主业、实现良性竞争的全新发展格局。



全国31个省市区新华书店共同签署新华书店网上商城合作协议


对新华书店网上商城的业务整合调整,只是新华书店总店在新时代对各项业务创新、调整的一个小小缩影。“十四五”期间,新华书店总店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为核心,努力实现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产业格局更加稳健,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努力成为国家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阵地,努力成为国家数字文化产业的主平台,努力成为引领中国发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


构建总店新发展格局,要坚持党建引领。党的领导是一切事业的基础。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继承总店的光荣使命和优良传统,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构建总店新发展格局,要坚持产业创新。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要把创新摆在总店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在新发展格局下积极稳妥推进商业模式创新,面向新消费需求努力实现产品和服务创新,在新技术条件下主动强化平台思维,拥抱技术创新,通过改革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构建总店新发展格局,要坚持数字融合。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是新时期文化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机遇。要发挥科技融合创新在改革中的核心作用,加强总店的数字创新能力,做好数字创新的整体布局,加强数字创新平台建设。构建总店新发展格局,要坚持开放合作。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文化产业的市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跨区域、跨行业的开放合作将有突破性进展。


构建总店新发展格局,要坚持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永远在路上,制度建设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总店将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提升企业治理能力,从技术、管理、资本、人才等方面着力提升经营效率和效益,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