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可网 > 杂谈 > 正文

​古?中30珍藏多少钱

2023-11-02 04:32 来源:去可网 点击:

古?中30珍藏多少钱

古?中30珍藏多少钱?这些钱币的价值如何?有哪些特征?我们一起来看看。首先,我们来看看清代银币。众所周知,清代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也是距今时间最长的一个封建王朝。在这个朝代中,有许多珍贵的钱币,比如光绪元宝、大清铜币、宣统元宝等等。其中,光绪元宝是清代最具代表表性的钱币,因为这个钱币上有一个“光绪”字样,所以人们称之为光绪元宝。

四川地处长江上游,历史悠久,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形成了以宝墩文化、三星堆遗址、罗家坝遗址、金沙遗址为代表的高度发达的古蜀文明,自古以来就享有“天府之国”的美誉。秦朝统一中国后设置蜀郡,西汉时司益州郡,宋朝时设置益州、梓州、利州和夔州四路,合称为“川陕四路”,简称四川路,这便是四川一名的来历。

四川博物院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浣花溪历史文化风景区,2012年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包含书画、陶瓷、青铜器、民族文物、工艺美术、藏传佛教、万佛寺石刻、张大千书画、汉代陶石艺术等10个常设展览,现有院藏文物26万余件,其中珍贵文物5万余件。以下就对四川博物院珍藏的30件珍宝(上)进行盘点。

1. 商牧正父己铜觯

此器长口径11.7厘米,短口径9.9厘米,高15.8厘米,侈口,束颈,鼓腹,高圈足。颈、腹、上圈足处各饰一周变体夔纹带。内底有铭文“牧正父己”四字。1959年四川省成都市彭县(今彭州市)竹瓦街出土,现藏于四川博物院。此觯制作精美,从形制、花纹以及铭文款式而论,可能为商末殷人的家族之器,被专家们认为极可能是古蜀人参与周武王伐纣时的战利品或周王颁赐的掳获物,是中原文化与蜀文化交融于此地的证明。

2. 西周象首耳兽面纹铜罍

此器通高69.4厘米,口径21.8厘米,器身的肩部、腹部之间装饰有两个立体的长鼻象头耳(耳,即把手),两耳之间和一面腹下各铸一立体象首。自颈部至圈足,由四道高耸的扉棱将器体分为四等份,其间分别铸四组相同的纹饰。每组纹饰分上、中、下三段:肩上中间为一蟠龙,两边间以夔纹(夔为一种变形的小龙);腹部为浓眉大眼的夔龙、张口蜷身,独足四趾;腹下饰牛纹一周。三段皆以云雷纹为地。盖部顶端装饰有四道与器体相对应的鸟形扉棱,扉棱之间装饰有卷身夔龙,以扉棱为鼻,云雷纹为地。1959年四川省成都市彭县(今彭州市)竹瓦街出土,现藏于四川博物院。此罍通体碧绿晶莹,似有古玉的光泽,造型宏大,纹饰美观,构图精巧,其造型、纹饰和铸造技术综合了绘画、雕塑、造型艺术和工艺美术于一体,带有民族原生时代的强悍、粗犷和勃勃生机,是西周时期青铜器中难得的精品,国宝级文物。

3. 西周人面牛纹铜罍

此罍通高79厘米,腹径41厘米,罍盖的顶端浮雕成四面人形面容,造型饰纹犹如头上戴冠的人面,与广汉三星堆青铜大立人的头饰有几分相象,使人猜测它们之间是否存在某种渊源关系。盖身反时针饰前蹄下跪侧面同向的四个牛纹,罍双耳为圆雕牛头形,而牛身一分为二饰于肩两侧,两牛尾之间再饰一牛头,腹下另饰一小牛头形耳。所有的牛纹都采用比较写实的圆雕或高浮雕塑造;值得一提的是,从牛角等造型特点看,所饰之牛,都有一对弯曲的牛角,当为四川地区耕田的水牛形象。1959年四川省成都市彭县(今彭州市)竹瓦街出土,现藏于四川博物院。此罍除主图外没有再饰其他纹饰,器身素洁,翠绿亮润,如翠玉一般,是古玩界常说的典型“绿漆古”,整件器物制作精美,简洁大气,不愧是巴蜀青铜器的代表,国之重器,国宝级文物。

4. 西周蟠龙盖兽面纹铜罍

此罍通高50厘米,口径17.4厘米,盘口,圆肩,高圈足。覆盆式盖,盖饰立体昂首蟠龙,十字形双角,前足踞于盖顶盘尾为盖。背有立棱,身饰双回纹和常见的巴蜀符号。盖心饰一蝉纹,盖边饰雷纹一周,颈饰两道凸弦纹,双兽耳,有环。肩部两侧各饰相向卷身夔龙纹,并用两个立体羊头分隔。羊头下饰牛首纹。腹部两面各饰饕餮纹二,圈足上饰雷纹及夔纹。通体以细雷纹为地。1959年四川省成都市彭县(今彭州市)竹瓦街出土,现藏于四川博物院。此器造型玲珑,装饰精美,其形制和纹饰与辽宁喀左县北洞村出土的铜罍酷似,反映出南北文化的紧密联系,是一件极为难得的精美的古蜀重器。

5. 战国嵌错金银铜编钟

这套编钟共14枚,尺寸依次次递减,最大一枚高27厘米,最小一枚高14.6厘米,编钟为长方形鼻钮,两铣下垂,通身以浇铸和错金的技法,饰以精美的花纹。花纹突起的地方,是由蟠虺纹,变化出来的,在低下的底子中加上极为纤细的旋涡纹、绳索纹。舞部为云雷纹;篆带有涡纹。篆带上下及两篆间各有涡纹钟乳突起,每区三层九枚,正背四区共36枚。两鼓面作蟠虺纹。其中八个编钟的钲、于部有优美、古朴的错金纹饰。舞部及枚间有剔凿的槽,或透空或不透空,称为“隧”,是用来校正音高的,与音律有关。随编钟出土的还有十四个插销(载钉)用于挂钟。它是一根断面作正方形的铜棍,载钉顶端一律作错银兽面形装饰,与钟之钮大小皆合。1972年出土于重庆市涪陵区小田溪,现藏于四川博物院。这套编钟工艺精湛,保存完好,错金纹饰细如发丝,嵌在编钟上面,代表了当时的最高工艺,虽距今2000多年依然能发出清脆的声音。

6. 战国错金银水陆攻战纹铜壶

此壶口径13.2厘米,高40.3厘米,此壶侈口,溜肩,鼓腹、圈足。有盖,盖面微拱,有三鸭形钮,并饰有卷云纹、圆圈纹及兽纹。肩部有对称兽面衔环双耳。通体用金银嵌错出丰富多彩的图像,画面分四层:第一层,习射和采桑。第二层,宴乐战舞(四川流行的巴渝舞)和弋射、习射。第三层,水陆攻战,左为步战仰攻,右为水陆战争。第四层,狩猎和双兽桃形图案。圈足饰菱形纹和四瓣纹。该壶通体遍布图案,内容丰富多彩,生动地反映了2300多年前战国时期巴蜀大地上生产、生活、军事、礼俗的多个生活场面。1965年四川省成都市百花潭中学出土,现藏于四川博物院。此壶嵌错精致、工艺高超、内容丰富、结构严谨,整个壶身仅有40厘米高却刻有200多不同的人物形象,反映了中国战国时代社会生活的许多侧面,对于研究战国时期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提供了非常珍贵的实物资料。

7. 战国虎纹铜戈

此戈长25.2厘米,宽13.6厘米,高2.4厘米,长援中胡,长方形内。近栏处有三穿。援后部至内两面饰半浮雕虎头,张口吐舌,口中一穿;虎身阴刻,延于内上,内中一穿。戈的一面浮铸一椎髻、腰悬宝刀之人,另一面阴刻巴蜀文图语,援脊下两面均饰滴水纹。1972年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独柏树出土,现藏于四川博物院。此戈既有挽“椎髻”的蜀人形象,又有属于巴人图腾的虎纹,足可证明战国时期巴人和蜀人在文化上已经相互融合,是我国古代巴蜀文化的一件艺术珍品。

8. 东汉陶说唱俑

此俑高66.5厘米,泥质灰陶,头顶作椎髻,双目微闭,歪嘴吐舌,两臂上耸,左臂戴环饰。左手托小鼓,右手执槌欲击。上身赤裸,双乳垂至腰际。鼓腹,臀部后翘。宽肥的长裤垂落至臀,似有继续下落之势。1963年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宋家林砖室墓出土,现藏于四川博物院。此俑真实地刻画了说唱者充满感情的神态和手舞足蹈的忘我境界,极富戏剧性的神情,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为东汉陶塑不可多得的精品,堪称写实主义的杰作。

9. 东汉制盐画像砖

这件制盐画像砖高34.5厘米,长45厘米,形象地再现了东汉时蜀地井盐生产的繁忙景象。在画面左边,可以清晰地看到一幅汲卤图。底部有盐井一口,其上井架高耸,两层高的木架上每层站立两人,他们正在利用井架上的滑轮装置,用木桶从井里提取卤水。井架右侧有一个方形大容器,里面装着卤水。容器和一旁的灶房之间,还有一根管道相连。在灶房里,有人正在煮卤。整个画面以山林为背景,林中有飞禽走兽,右边有人狩猎,山中还有人砍柴。20世纪50年代出土四川省于成都邛崃市花牌坊,现藏于四川博物院。此画像砖画面完整,而且内容丰富,不仅反映了秦汉时代四川人民的生活,还从侧面反映了蜀地当年的富庶太平,证明中国在大约两千年前就掌握了井盐生产技术并且已经熟练掌握使用天然气,国宝级文物。

10.东汉酿酒画像砖

这件酿酒画像砖长49.5厘米、宽28.3厘米、厚6厘米,浅浮雕的画面上,描绘了一幅栩栩如生的酿酒图——画面上端,浮雕了歇山式屋顶,屋檐挂着两壶,可能是盛装酒曲的容器。屋内有长形酒垆,这是一种用于安放酒瓮的土台,也颇似现代商店的柜台。店家在内,有客上门便从瓮中酤酒递给垆外的客人。在这幅画像砖上,果然看到垆下放了三个酒坛。垆的内侧,有一口用于酿酒的大釜。只见一人立于釜前,衣袖高挽,左手靠于釜边,右手在釜内操作,仿若正在和曲搅拌;一旁,有挽髻女子似在帮忙打下手。1975年于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县(今新都区)新农乡出土,现藏于四川博物院。此画像砖完整反映了汉代酿酒的所有环节,不仅再现了酿酒、卖酒等热闹场景,更折射出天府之国的物产丰饶和酿酒业的历史悠久,国宝级文物。

11.东汉七盘舞画像砖

七盘舞又称盘鼓舞,是一种踏在盘子和鼓上表演的传统舞蹈,起源于中国汉代。舞时将盘子和鼓排列在地上,盘、鼓数目不等,按表演者技艺高低而定,大约在唐代失传。盘鼓舞将舞蹈与杂技巧妙地结合,体现了传统舞蹈的特殊风格。此画像砖高28.5厘米,宽48厘米,共有三人,中为一女伎,头梳双髻,身着交领长服,腰间束彩带,手持长巾,左手前举于头部,右手舞于腰间,蹋鼓起舞,地上放置着七盘二鼓,以两鼓为间隔将盘子分为三组,表演的舞伎手曳长巾,正从一鼓向另一鼓跳跃。伴随着舞女腾空,罗群飘起,长巾飞扬,划出一道和谐优美的弧线。女伎的左侧为重叠的十二案,一梳双髻女伎立于案上,双手表演“反弓”,动作轻盈灵巧。女伎的右侧为一男子,表演“跳丸”,丸有三枚。1956年四川省成都彭州市太平乡汉墓出土,现藏于四川博物院。此画像砖生动还原了久已失传的盘鼓舞,舞姿优美矫健,充满技巧,呈现出惊险绝伦的艺术特色,体现出汉代艺术蓬勃旺盛的生命力,为我们传承和研究留下了宝贵的资料。

12. 东汉神兽陶座铜摇钱树

此器通高135厘米,陶座高45.3厘米,由陶座和铜树组成,陶座为泥质褐陶,模制,上小下大,呈圆锥体状,中间凸起一空心圆柱(供插铜钱树用)。陶座上浮雕两只神兽,呈叠蹲状。其上之神兽双目突出,头直伸向前,背饰钱纹;其下之神兽,双目瞪圆,头曲颈向下。近圈足处饰绶带钱纹。树枝干共分五层,并将西王母、天马、朱雀、玉兔、青鸟、乐人分侍于上。1972年四川省成都市彭山县双江乡崖墓出土,现藏于四川博物院。此摇钱树采用失蜡范铸,造型精美,工艺精湛,寓意美好,为东汉四川地区墓葬中特有的器物,是四川地区目前保存完好、体形较大且出土年代较早的摇钱树之一,反映了古代先民们高超的青铜铸造工艺,具有较高艺术、研究价值。

13.三国蜀蒋琬带钩

带钩是古人腰带的带扣,或腰带上悬挂金玉饰品的挂钩,其兴盛于春秋战国至两汉时期,魏晋时期逐渐衰落,被带扣取代。蒋琬带钩以青铜打造,整体形状像琵琶,钩头用于勾连革带一端,钩体起到固定革带另一端作用,钩体上有龙凤图案和五颗排列规整如五边形的星点,镶嵌的绿松石已脱落,钩柄较长,正面有北斗七星图案,点缀绿松石。钩柄两侧有汉隶铭文72字:“帝尧所作,钩无短长。前适自中,后适自傍……寿比山海,与天相望”。其主人蒋琬,字公琰,零陵郡湘乡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宰相,与诸葛亮、董允、费祎合称“蜀汉四相”。蒋琬最初随刘备入蜀,为广都县长。因其不理政事,惹怒刘备,在诸葛亮的劝说下才免于一死。蒋琬后重获启用,受到诸葛亮的悉心培养。1949年后文博部门在绵阳市征集,现藏于四川博物院。这枚带钩造型奇巧,不仅见证着带钩的最后余晖,还是难得一见的名人遗物,十分珍贵。

14.南齐永明佛造像碑

这件南朝萧齐永明元年(483年)佛像碑原为一长方形石碑,四面皆有造像和题记,造像碑上端周匝雕刻一组小龛坐佛,龛下刻一圈帐饰,帐饰下凿出长方形的主龛。正面主龛为立佛一身。高肉髻,发际线平直,面部圆宽,右手施无畏印,左手屈两指施与愿印,身着褒衣博带式袈裟,跣足立于圆台上。背面主龛内雕坐佛一身,面部、手印、袈裟皆同立佛,其褒衣博带式袈裟下摆厚重,分层覆搭佛座之上。座下刻有多列题记,漶漫严重,仅见自左至右“比丘法爱”及“比丘法明”两行。由题记可知,造像碑刻为西凉曹比丘释玄嵩于南齐永明元年(483)出资凿刻,正背面主龛分别为阿弥陀佛和弥勒佛。1921年为茂县农民耕地时发现后就地安置。1935年,四川军阀李家钰部参谋黄希成盗窃此碑,意欲转卖国外,遂将碑打成数块,把其中造像较多的及刻有文字题记的四块先运至成都。不料消息走漏后舆论愤慨,省政府随即截留,但仅存此四块,现藏于四川博物院。这组永明造像碑的无量寿佛、弥勒佛,皆身着通肩圆领袈裟,是四川现存最早的有明确纪年的着汉式袈裟的佛像造像碑之一,还是我国佛教造像中无量寿佛着“褒衣博带式”服饰的最早实例之一,国宝级文物。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