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可网 > 杂谈 > 正文

​儿子用塑料袋装父亲骨灰,被殡仪馆骂不孝,儿子:一个要好几千

2025-04-07 00:15 来源:去可网 点击:171

儿子用塑料袋装父亲骨灰,被殡仪馆骂不孝,儿子:一个要好几千

01、

儿子用塑料袋装父亲骨灰,被殡仪馆骂不孝,儿子:一个要好几千

前不久看到这样一则报道令我十分感慨。

一位父亲逝世后,儿子竟然直接用塑料袋装父亲的骨灰带回家,因为殡仪馆卖的骨灰盒便宜的要三四千,质量非常差,而好一点竟然要上万元,所以这个儿子不想白花这个钱。

可是这个行为竟然被殡仪馆人员大骂不孝,这让这个当儿子的十分不解,不买几千几万的骨灰盒就是不孝吗?

对此我也有所了解,对于殡仪馆来说,鲜花、骨灰盒等用具几乎只能在他们处买,而价钱却是比市场价高很多,可一般人一想到是给最亲的人买这些死后用具,也不会纠结这个钱。

可实际上这种“强买强卖”本就是不合理花销,一方面挣着死人的钱,另一方面还说着别人不孝,在我看来这就是可笑,并且还夹在着无耻。

02、

记得前不久就参加了一次葬礼,殡仪馆院内有一处小房门口写着:“鲜花换纸钱”的字样。

一捧鲜花可能要几十块钱甚至上百,一打纸钱连一块钱都要不上,可依然还有人认为合适,毕竟鲜花用过一次之后虽然新鲜但却没有了用处,能换点纸钱也是不错,可这何尝不是挣死人的钱,总感觉内心不好受。

其实对于没有怎么经历过生离死别的年轻人来说,总感觉类似父母一辈人离世是很遥远的事情,就好像不用自己操心一样。

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曾经无比强大,如山一般的父母也在逐渐变老,最终离开也不再是遥远的事情,每次想到这些内心都会有所触动,似乎真的不知道应该如何去面对。

对于任何人来说,死亡都是一件不可避免的事,无论是平凡的老百姓,还是一代帝王将相,都不可避免走一遭,并且是如何的来,最终如何的去,身外之物无非也只是给活人的一种念想,对离去之人没有半点用处。

所以,既然“逝者如斯夫”,那么如何办身后事,怎么办都应该依照家人的想法,旁人真的没有权利去干预,特别是像殡仪馆这类的流水线。

而这件事和是否孝顺就更无关系,孝顺的对象应该是一个活人,活着的时候有孝才有顺,死后花再多的钱只是填补内心的空虚,更成了让别人挣钱的工具。

因此对于这位儿子的做法虽然不会完全沟通,但是内心却十分赞同,只要他生前对父亲足够孝顺就可以。

而部分人说他就是为了省钱我觉得并不是,因为听说他父亲是某大学教授,而儿子本人也是博士身份,其实家里并不差钱,更可能是读书后有思想,对于很多事看的通透,不愿意成为别人挣钱的工具而已。

03、

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说:“死不是一件急于求成的事,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了的事,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确实,死亡在拥有足够思考后更像一个不期而遇的老友,似乎是迈入了另一段人生。

可“生者如斯”,依然活着就要更好的活下去,这才是对死者,也是对曾经爱过人最好的祭奠。

因此什么是孝顺?

除了生的时候对于爱戴和尊敬,陪伴和理解外,死后过好自己的生活更重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死后的“象征性”行为即可,劳民伤财才会让死者在九泉之下不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