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可网 > 杂谈 > 正文

​童喜喜:读写之间说为桥 | 阅读·写作·素养提升

2024-06-19 05:41 来源:去可网 点击:

童喜喜:读写之间说为桥 | 阅读·写作·素养提升

大家好,我叫童喜喜,欢迎大家来到人民文学出版社直播间。这是我第一次以作家的身份在出版社做直播,此前我在教育界内部做了很多教师培训。从文学跨界到教育,作为一个旁观者和一个教育的行动者,我深切地感受到,如果父母、老师、孩子三方能够真正结合起来的话,就能够创造出极好的教育,而且三方都不会非常疲惫。以前和现在的很多时候,不管是家庭还是学校、大人还是孩子,之所以非常辛苦焦虑,最后效果也不好,主要还是一些认知上的原因阻碍了我们更轻松、更高效地工作。

作为一个儿童文学作家,我特别想对孩子们说:你们一定要记住,归根结底,阅读是一种能力。和学校里的教育完全不同,阅读是一种自学的能力。我们在阅读上面有很多误区,这些误区也许你的父母并不知道,而你的老师因为有太多的压力,为了成绩拼命地教学,越教越辛苦,你的自学能力越是得到了破坏,而自学是要你自己觉得特别感兴趣,才会自学。

我今天首先要讲阅读的板块,跟大家分享三点感受:

第一是关于买书和读书。根据美国内华达大学在2009年面向全世界27个国家的7万多名孩子及其背后的家庭做出的调查发现,在中国家庭之中,凡是家里有500本藏书以上的,孩子普遍都会多接受6.6年的教育,基本上是大学本科快毕业了。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其实,亲爱的父母、老师、孩子,有500本的家庭藏书,基本上就能保证你有一个坚实的基础。家长平时想给孩子买个礼物,这时候可以想到给他(她)买一本好书,或者带着他(她)去书店由他(她)自己挑选一本书。总而言之,这500本书是不断在阅读过程中累积起来的。我特别希望父母一定要有这个意识。如果你说我的家里实实在在真的没有1万块钱不能买这500本书的话,可以来找我,我可以找方法给您捐赠这1万块钱的书。

现在的所有孩子都是阅读能力被极度破坏的一代,因为时代变了。一秒钟的视频要播放24张图片,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即使孩子不玩游戏,在他们看电视和手机的过程中,也是以每秒24页图的速度在接受阅读的信息,这对孩子生理上的破坏是我们难以想象的。如果家长不能够真正地体谅孩子,对孩子不够宽容的话,家长和孩子都会很焦虑、很痛苦。一种很好的解决方式是听读,也就是通过听广播、听书的方式来阅读。

我们常常说父母想让孩子阅读好,就要把阅读作为生活方式。但是很多父母自己也并没有实现这种生活方式的时间。而就算是没钱又没时间,也还是可以用手机来听有声书。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听有声书并不是听人解读图书。有声书是将书中所有的内容全部念一遍,是一种书面语言,孩子就算没有在听,他耳朵里灌输的也全部都是这种正规的书面语言,这才叫做听读。如果只是播放一些信息或者一些集成的解读类知识,可能对于孩子汲取信息是有用的,但是对于他(她)养成阅读的基本能力其实是更大的破坏,他(她)会更焦躁、更耐不住性子、更难以阅读下去,而且书面语言的感觉会更差。

所以关于买书和读书的问题:第一,要买书;第二,即使你没钱买书,你也可以读书;即使你文化水平没那么高,也可以教孩子读书;即使你自己时间很紧张,你也可以读书,通过一种叫作听读的方式。

另外,我也建议老师和校长,能够在教室中打造属于孩子们的图书角。每个教室的图书角都是一种教材,如果图书角中都是好书,孩子也全部读过的话,对于孩子的作用就和教材是一样的,所以我们的图书角有时候比图书馆更加重要。不论是发动爱阅读的父母捐赠图书,还是发动不爱阅读的父母投入几元钱,都是能够快速打造图书角的方式。教育本身就是润物细无声的过程,用孩子去教育父母,用孩子的成长去感染父母,这永远是最好的家校共育的方法。

第二是关于书目的问题,一定要为每个年级或者为每个孩子选择最适合他(她)的书目。从教育的角度出发,我提出一个概念叫作阅读年龄,这个概念包括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心理年龄,一方面是阅读能力。比如两个孩子同样是十岁,一个阅读能力被破坏看到书就想吐,另一个训练得当,阅读能够达到小学六年级的水平。这样两个孩子在选书的时候就不能阅读同一个书目,不能被标准框死,要懂得根据自己的情况来进行上下微调。

第三是关于阅读究竟怎样才能又开心又有效果,这里我们就要注意,阅读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叫作兴趣。兴趣阶段就是你喜欢读什么,就可以读什么,不论孩子是喜欢漫画还是绘本,都不要焦虑,可以引导孩子,将读书看作一种游戏,一种能够通关的游戏。第二个阶段叫作习惯。有了兴趣之后,就可以有大量的时间来阅读了。每天保持半个小时以上的时间,就可以在中小学阶段阅读500本书。国际成人阅读能力调查报告指出,阅读能力的高低比学历的高低更能准确地预测一个人在职业生涯中的发展。因为阅读能力其实就是自学能力。第三个阶段就是品质。阅读一定要上升到品质的阶段,我们才能真正养成自学的能力。品质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你要读有品质的书,一个是你要有有品质的读书方法。其实在阅读中,最重要的还是兴趣的培养,有很多方法,像是表演、写剧本、看电影等,作为家长和老师都可以尝试。总而言之,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一定比困难多。

然后我们来说说写作。

关于写作,我首先想讲讲三方面的误区,也可以概括为三个词:第一个词是“长度”。怎样的长度才算一篇文章。第二个词是“先后”。先怎样做、后怎样做才能让写作变得更好。第三个词是“情理”。我们都知道情理交融才是一篇好文章,可是为什么我们自己学习写作,以及我们教写作的时候那么难?我围绕这三个词跟大家讲一下写作。

第一,多长的字数叫一篇文章?20个字你们觉得是一篇文章吗?很多人觉得20个字肯定不是,可我们都知道五言绝句,五言绝句就是20个字。日本的俳句有的只有两句话10个字。我们不应该用那些老观点来定义文章,把心中所想完整地说出来了,就是一篇文章。什么叫作写作?写作是生命的涌现,就像是泉水一样,我们的生命状态达到这样的程度,自然而然就会有更好的文章。

所以关于长度上面,我特别希望作为大人不管是父母还是老师,能够在认知上有所改变,能够在自己灵魂深处有一个印象,那就是我们的孩子写作的内容能够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它就已经是一篇文章。我们首先应该定义,我们每个人都是会表达自己的,我们是会写文章的,只是有的人可能是涓涓细流,有的人是火山喷发。我们先来定义什么是一篇文章,再定义如何写作。

第二,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很重要。不管是在教育培训机构还是在教学之中,也包括一些父母苦哈哈地去辅导孩子写作文,最痛苦的其实是孩子,为什么我在那里写来写去,咬着笔杆子就是写不出来?因为我们的先后顺序弄反了。现在很多孩子写作的时候是先要好词,然后要造句子,造完句子之后再想怎样把它构建成段落,再把它怎样整合起来,成为一篇文章。但其实不是这样的。

平时我们的作文,更多是练笔,它相当于是一个盆景,需要我们先把它养蓬勃,然后再来剪枝、嫁接。也就是你先乱写,写一大堆,写到自己欲罢不能,这时候就是生命的涌现,你的写作欲望特别强烈,所以蓬勃了,然后你再来剪枝,再在中间推敲一下怎么有好词好句。所以其实应该先来一个蓬勃的大文章,然后来看里面有多少字、词、句,再来推敲。很多诗人、作家都是这样开始写作的。

第三,情和理。我们都知道情理交融是好文章,好文章一定情理交融。传统教学教的是评论家式的写作,这篇文章的字词句、中心思想、开头中间结尾怎么好,我们应该学习哪些方法,这个就叫作评论家式的。根据我的分析、调查、研究,所有成功的写作,不管是教学还是自学,都是在情理交融这一点上做得特别到位,而且一定是情在前理在后的。也就是说首先有蓬勃的感情,然后再把自己的理论、道理注入进去。

所以很多名师,在写作教学之中往往不是直接教学生写作,而是先让学生感兴趣。感兴趣是什么?不管是丢一个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还是提供一个学生感兴趣的物体,还是组织一次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其实都是通过感情把学生整体的状态调动起来,这时候学生自然而然地会呈现出一个打开的状态,一个开心的状态,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生命的涌现。

写作既是对自我的呈现,更是彼此之间沟通交流的桥梁,可以让更多人了解自己是怎样想的,只要你能够相信自己可以写得好。

最后,什么是“说写”。

比较绕口的定义是:说写是用书面语言进行有逻辑、成体系的口头表达。

简单说就是:好好说话,说的是书面语言,然后完整地说话,不要说得有头没尾,要有逻辑地说话,最好一环扣一环并且有道理。

你知道这个定义之后,要怎么来做呢?首先,想出一个问题或者一篇作文的标题。然后,围绕着这个题目,想一想开头、中间和结尾,并分别记下一个关键词。再然后,就针对这三个关键词,尽量用书面语言把刚才想到的说出来,就完成了。

刚开始训练的时候想说多少就说多少,因为第一个说写阶段叫“敢说”。在这个阶段,只要开口,哪怕是在念文章,都是胜利。对着自己喜欢的人,念自己喜欢的东西,甚至对着镜子念都是没有问题的。第二个阶段叫作“能说”。“能说”的这个阶段,别管你说得好不好,这个时候你已经胆子大了,一开口就是滔滔不绝。到了第三个阶段,就是“会说”了。“会说”的时候已经有人开始表扬你了,说“你刚才说的那个词或者那个句子真好”,还有人说“你刚才那个结构特别好”,或者说“你的主题让我耳目一新”。总而言之,你说完之后肯定有一个亮点。虽然亮点可能不是那么多,但是你每次都能找到一个。第四个阶段叫作“精说”。“精说”的时候就是你拿着一个问题,思考一下,写出三个关键词,你就可以出口成章。这个就叫“以说为写”。

所以你不要担心“我现在不会说,不敢说,我该怎么办?”有十五种方法可以促进你沿着这四个阶段往上攀登。因为时间有限,我没办法十五个方法全讲。但是有一个最重要的,也就是“点评”的方法。可以自己对自己点评,也可以大人对孩子、父母对孩子、老师对学生、学生对学生进行点评。那么说写点评的原则是什么?也很简单,两句话,叫作“绝对不批评,重复好句子”。一方面能够增强彼此的自信,另外一方面也有助于在自身的基础之上提高语言写作能力,而不是一味地和别人比较,丧失信心。所以,“说写”其实是一种学习方法,任何学习的问题,都可以用这种设标题的方式来进行思考。

我特别希望各位读者能够记住的是,每个人都能涌现自己的生命。当你以说为写的时候,自然而然地就是你能敞开心扉的时候;当别人用表扬的方式赞美你闪光的那一点的时候,就是你站在自己的肩膀上腾飞的时候;当父母这样去赞赏孩子的时候,就是家庭教育最好的时候,亲子教育最有质量的时候;当一位老师这样告诉孩子的时候,也就是自己能够把学习科学的方法教给孩子,从而自己不那么操劳又让孩子们的脑子更加灵活起来,让他们更有效果地学习,自然而然也就是老师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更轻松同时更有效地去做教学的时候。

我心目中好教育、新教育的目标,就是能够让所有人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同时能够让人人成就自我,并且让人人绽放自己最美好的一面,这就是我心目中真正的中国。

童喜喜

儿童文学作家,教育学者,说写课程创始人。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十大作家奥运火炬手,美国“哈佛中国教育论坛”第一位儿童文学作家。

教育部“全民阅读标准建设工程”咨询专家,全国推动读书十大人物,“中国阅读三十人论坛”成员兼秘书长。

“新孩子”公益基金发起人,“喜阅会”联合创始人,新教育种子计划、新教育萤火虫亲子共读公益项目创始人。

已出版《嘭嘭嘭》等童书50余部、《童喜喜教育文集》18卷,主编《家庭教育》《新教育晨诵》等丛书60余部。

获文学、教育、公益等各类奖项近百次。

在中国、美国、希腊等地演讲近千场。

作品版权输出海外3种语言。

书籍介绍

“语文阅读推荐丛书”是我社顺应语文教育发展的新趋势,配合语文课程标准和教材关于课内外阅读的安排和建议,充分发挥自身资源和编校优势,特为中小学生准备的优质读物。收书160余种,贯穿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主要的文学经典,兼及科普读物等其他阅读材料,希望能一站式满足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阅读需求,为其选书提供一个基本书目。所收各品种均精编精校,版本精良。另于每书卷首配导读文字,介绍作者生平、写作背景、作品成就与特点;卷末附知识链接,提示知识要点,引导学生更充分、深刻地理解作品,增加知识积累。

中国的语文教材,一直有以儿童文学为主的选篇取材传统。但很多作品在经过改编改写后,已没有了美的修辞。因此,儿童文学教育必然是靠课外阅读支撑的。人民文学出版社最新推出的“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正是为1-6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文学作品而量身打造的高品质读物。

丛书精中选精。纵向线上摘取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儿童作家作品;以点带面,试图将一百年来中国儿童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展示给小读者们。

后续直播

小学生(1-6 年级) 必看!暑期名著阅读书目

初中生 (7-9)必看! 暑期名著阅读书目!

稿件初审:周   贝

稿件复审:王   薇

稿件终审:王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