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可网 > 社会 > 正文

​江西流坑,真正的“千古第一村”

2023-11-21 07:02 来源:去可网 点击:

江西流坑,真正的“千古第一村”

江西,散落着众多隐于世的原生态古村落。历经岁月洗礼,有些不堪摧残,凋零败落;有些却保存完整,遗留于世。

然而抚州的流坑村,这个以科举之盛、仕官之众、经商之富、建筑之全、艺术之美、家族之大、延续之久闻名的古村落,不仅在江西,乃至全国都是罕见的。

“千古第一村”抚州流坑村

行走抚州流坑,沿着明代旅行家徐霞客的脚步,与我一起探索在“千古第一村”,追溯董氏一族的荣辱兴衰!

“千古第一村”流坑村

流坑村,活着的古村

流坑村鸟瞰图

江西省中部,乌江之畔,坐标抚州市乐安县牛田镇。有一青山环抱,三面江水绕流,山川形胜,钟灵毓秀之地。风景与风水极佳,流坑村正位于此。

流坑村鸟瞰图

其占地约3.61平方公里,据族谱记载,始建于五代南唐升元年间(公元937—942年)。距今已有千年历史

流坑村鸟瞰图

流坑村鸟瞰图

流坑,所谓“坑”是江西方言,即为山间分布的小盆地。

在农耕时代,盆地内肥沃的耕地,决定了山野间丰富的物产资源,而环绕四周的绵延山脉则成为村落周围天然的屏障,阻挡外部的入侵。我想这也是流坑先人千年之前,翻山越岭迁于此地的原因之一。

流坑村

一千多年前,一支号称汉代大儒董仲书之后人的董氏族人,从徽州(安徽)迁居于此,决定并开启了流坑以董姓为主,以董仲书为始祖,董合为流坑董氏的一世开基祖的家族传奇故事。

董仲书

经历了十几个朝代辉煌的历史,走过一千多年时间的沧桑,最后走向了我们。

明代徐霞客

明代徐霞客在《江右游记》中记载:“其处阛阓纵横,是为万家之市,而董氏为巨姓,有五桂坊焉。”可见董氏家族之繁荣与兴盛。

历史气息浓郁的流坑村

就这样,千余年来,董氏家族繁衍不息,村内现有800多户,4300多人。现存明清建筑260幢,被誉为“千古第一村”。

并以其悠久的历史文化、规模宏大的传统建筑、风格独特的村落布局而闻名遐迩,并获得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首批中国传统村落”等称号。

流坑村在江西地图板块中的位置

现如今,流坑古村已成为抚州旅游、江西旅游中不可少的一部分,很多游客不远千里来此打卡。

流坑村风光

流坑风光

正是这千年的酝酿,也给了流坑满满的历史味道。

流坑满满的历史味道

巷道鹅卵石铺地,流坑满满的历史味道

从巷道鹅卵石铺地、侧挖下水沟到住宅、宗祠均临巷而建,以及各条大巷首尾修建巷门望楼,望楼之间又有村墙等等。

整个村庄都仿佛是一座微缩城池、一部千年历史的缩影。

耕读传家,了不起的流坑

江西一直都不缺少古村,但出过30名以上进士的村子仅有4个,流坑便是其中之一,且是唯一一个文物遗址保存如此完好的村落,其辉煌历史在全国也属罕见。

流坑村是一个典型的以“耕读传家”为理念的传统中国乡村。

据族谱的详细记载,从宋真宗到明宪宗的400多年间,全村共有32人中进士,其中,出现过“一门五进士”“六子联科”“七子联科”的盛况,还出过一文一武两位状元

流坑的状元楼

所以才有了“一门五进士、两朝四尚书、文武两状元、秀才若繁星”和“(欧阳修)(流坑董氏)名乡”之美称。

早在北宋初年,董氏第三代孙董文广(董桢长子)兴教办学,倡导科举仕宦之路,因而在两宋时期流坑仕宦鼎盛,人才辈出。

广场上的旗杆见证着当年中举的繁盛

宋仁宗甲戌年(1034),董文广的侄子董洙、董汀、侄孙董仪、董师德、董师道一门五人同时考中进士,族人为此在村中建"五桂坊"以显殊荣,并造就了历史上曾有侄、兄弟五人同科进士的荣耀典故

历史上,流坑能人辈出

两宋三百年,董氏一族共出了26名进士;宋、元、明三朝,流坑人中进士者33人,其中文、武状元各一人;官职上至宰相、司徒、司空、师保、尚书、侍郎,下至知府、知县、主簿、教谕的流坑人氏达二百余人。

这是流坑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

到了明代中叶,第二十二代董燧,是位哲学家,举人出身,官居刑部郎中,有理政治事之才,退休后,对村子加以改建治理,使流坑规范饬,井然有序,奠定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规模。

董燧画像

整个流坑村,外有乌江、龙湖环绕,内有村墙、门楼守望,麻雀虽小,肝胆俱全,很像一座城池,也很像一方都会。

村中的古建筑群

董燧等对流坑的规划、整治,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是中国古代村落建设的宝贵模式。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曾到流坑村游历说:“其处纵横,是为万家之市,而董氏为巨姓,有五桂坊焉。” 

流坑村外景

明清时期,流坑的科举仕宦日见式微,流坑董氏的学术、文化、政治、工商活动却呈现旺势。

流坑村

流坑村

明代中期以后,董氏家族转而经商控制了乌江的竹木商运,巨额财富的积累让流坑村再一次走向繁盛,直到清晚期逐渐衰败,流坑村曾经辉煌的历史造就了其“千古第一村”的美誉。

流坑村

从宋到清,诸多名流贤达曾为流坑董氏撰文、赋词、赠诗、题匾,文天祥曾在《谢恩表》提到:“名耀贴金,一门而五董。”说的正是流坑董氏。

流坑村牌坊

除此之外,还有王安石、梅圣俞、朱熹、吴澄、罗洪先、聂豹、曾国藩、左宗棠等名将名相、文人墨客,都为流坑留有墨迹。

如今,置身于千年古村之间,从保存完好的古建筑之中,也似乎能够找到当年的富足繁华景象。

青砖灰瓦、仰天昂起的马头墙,门楣、屋檐饰以雕刻、彩绘,门柱、窗棂、柱础、枋头、雀替、档板、天花板也以雕绘加以装饰......

花鸟虫鱼、人物山水、传奇故事、神话仙迹瞬间像有了活力,穿越古今,诉说着千年变化的辉煌与沧桑,并延续着这个家族无比荣耀的巅峰。

砖墙瓦缝中随处藏有千年的古老故事,流坑古村,令多少人魂牵梦绕,又会带给你怎样的冲击?

#江西风景独好##头条带你游江西##抚州头条##流坑村##古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