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可网 > 社会 > 正文

​电池双雄终于迎来决战时刻,比亚迪何时超越宁德时代?

2024-01-17 02:33 来源:去可网 点击:

电池双雄终于迎来决战时刻,比亚迪何时超越宁德时代?

01 此消彼长的马拉松式缠斗

自 2021 年以来的三年中,比亚迪对于宁德时代发起的挑战,在下述图片中的几个月份都非常明显。比亚迪市场份额的上升月,都是宁德时代的低谷。这一点充分说明,双方并非从其它市场参与者攻城拔寨,而是从对方手中获取市场份额。

双方最接近的一次,发生在 2022 年 4 月。另外,进入 2023 年后,双方市场份额之间的差距,正明显缩小。

主要参与者市场份额份额

2023 年 12 月,中国电动车电池装机量之中,宁德时代占比 44.48%,比亚迪占比 22.95%。这个月,宁德挽回了一些颜面,将双方的差距又拉开了一些。

中国汽车电池创新联盟(CABIA)发布的数据显示,12 月份,中国动力电池装机量为 47.9GWh,同比增长 32.6%,环比增长 6.8%。

中国每月动力电池安装量 ( GWh )

宁德时代 12 月动力电池装机量为 21.32GWh,以 44.48% 的份额排名第一,较 11 月的 43.91% 上升 0.57 个百分点。比亚迪 12 月动力电池装机量 11GWh,以 22.95% 的份额排名第二,较 11 月的 22.73% 上升 0.22 个百分点。

2023 年 1 月和 2 月,比亚迪在中国动力电池市场的份额均为 34% 左右。自 3 月份以来,除 5 月份外,比亚迪的份额一直低于 30%。

中航锂电 12 月动力电池装机量 3.06GWh,以 6.39% 的份额排名第三,较 11 月的 7.21% 下降 0.82 个百分点。

亿纬锂能 12 月装机量为 2.17GWh,超过国轩高科,以 4.54% 的份额排名第四。国轩高科 12 月排名第五,装机量为 2.02GWh,份额为 4.22%。11 月,国轩科技排名第四,亿纬锂能排名第五。

02 决战磷酸铁锂

在增长更为迅猛的磷酸铁锂市场,比亚迪随时都能反超宁德时代。双方的差距只有 0.03%,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在 2023 年 12 月,中国锂三元电池装机量为 16.6GWh,占总量的 34.5%,同比增长 44.9%,环比增长 5.3%。

中国每月三元锂与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安装量 ( GWh )

相比较三元锂而言,占市场大头的磷酸铁锂,市场规模的增长曲线更为陡峭,2023 年 12 月份电池装机量为 31.3GWh,占总装机量的 65.3%,同比增长 26.8%,环比增长 7.5%。

在磷酸铁锂电池市场,宁德时代 12 月装机量为 10.97GWh,只以非常微弱的优势,继续领先比亚迪,以35.07%的份额位居榜首,但已经比 11 月的 36.52% 有所下降。

比亚迪在磷酸铁锂市场的装机量为 10.96 GWh,位居第二,份额为 35.04%,高于 10 月份的 34.99%。

03 去年上半年,比亚迪一直领跑

中国最大的 15 家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所占份额 ( 2023 年 12 月 )

比亚迪于 1995 年作为一家电池公司起步,现已发展成为一家提供电动汽车、电池、电子产品和照明的整体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

该公司专注于比传统电池更便宜、更安全的磷酸铁锂(LFP)电池,使其在 2023 年上半年在磷酸铁锂细分市场的市场份额达到 43.7%,超过宁德时代的 33.9%。

宁德时代的全球领导力和创新能力一直很强,公司成立于 2011 年,以其锂离子电池以及与国际汽车制造商的合作关系而闻名。

为了对抗比亚迪的增长,宁德时代推出了神行超快充磷酸铁锂电池及其电动汽车平台宁德时代集成智能底盘等产品的创新。

不过,比亚迪拥有刀片电池。

比亚迪成功的核心是其刀片电池,该市场正在向磷酸铁锂电池转变。

中国电动汽车电池市场越来越青睐磷酸铁锂电池。2023 年,磷酸铁锂电池已占汽车电池总市场容量的 70%。这种转变是由生产成本降低和对经济型电动汽车的需求不断增长推动的,在全球减少碳排放和减少碳排放的背景下具有重要意义。

04比亚迪和宁德时代的筹谋

比亚迪和宁德时代,以及中航锂电和国轩高科等竞争对手,都面临着电池回收、原材料采购和技术进步方面的挑战。

比亚迪的刀片电池树立了新的安全和效率标准,而宁德时代在全球市场份额和技术创新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比亚迪和宁德时代的主要战略各有侧重。

为了超越宁德时代,比亚迪需要扩大其全球影响力,持续创新投资,并有效扩大生产规模。宁德时代必须继续创新,特别是在固态电池技术方面,并扩大其全球合作伙伴关系和生产能力。

总之,比亚迪和宁德时代之间的竞争,象征着汽车行业的更大变革,有助于电动汽车技术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目标。这场竞赛对于电动汽车电池技术的未来进步至关重要,使行业和消费者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