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己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功效与作用的功效 防己的功效与作用苹果绿
防己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功效与作用的功效 防己的功效与作用苹果绿
点击下边链接,听课程音频:
防己 秦艽 络石藤 雷公藤 豨莶草 桑枝 老鸛草
39 讲 祛风湿清热药概述 祛风湿清热药:
防己、秦艽、络石藤、雷公藤、豨莶草、臭梧桐、桑枝、老鹳草
第二节 祛风湿清热药
下面介绍祛风湿药的第二节,祛风湿清热药。这一节的药物它既是祛风湿的药物,而且同时又是清热的药物。作为一个祛风湿药,是它最基本的功效,也是用于风湿痹证。
前面我们曾经谈到,风湿痹证里面有一种情况,比如说它出现了关节红肿疼痛,它感受的就是湿热邪气,有的是风寒郁而化热,也可能出现风湿热痹。这一类的药物因为药性偏于寒凉,就适合于这样的一种风湿痹证。所以在临床上主要是用于风湿热痹的,表现为关节红肿热痛的这样一种情况。
其中有的药它的祛风湿作用,或者说祛风湿止痛,或者通经络的作用,在祛风湿药当中还比较强,这样的一些药虽然它偏于寒性,所以在临床应用的时候往往和一些温性的祛风湿药配伍在一起,对于风寒痹证也普遍的使用。所以我们这一节的祛风湿药,从理论上来讲,它更加适合于风湿热痹,但其中有的作用比较强的,经常和我们第一节的药物同用,所以在寒证的痹证当中经常出现,这个是需要注意的。
作为一个清热药,这一节的药物的清热作用往往都不很强。一般认为在我们这一节的药当中,苦寒性质最强的就是第一味药防己,防己在这一节里面苦寒性质最强,但它没有把它作为清热药使用,前人往往是从它的不良反应,它容易苦寒伤胃,服用了以后往往有的就出现食欲不振,或者恶心,甚至严重的有呕吐这样的一些(症状)。它是从不良反应当中觉得它容易出现苦寒药的这些不良后果,所以强调它的苦寒性最强,并不是说它的清热作用在这一类药当中最好。
这一节也有的药,比如说我们不要求的像桑枝这些(药),它根本没有清热作用,它药性非常平和,只是微微偏于寒性。那么剩下来的药很多都兼有清热解毒作用,这些清热解毒作用和真正的清热解毒药,就是我们前面学过的那这一类的药对热毒证的治疗作用就明显要逊色得多。
所以也可以用于疮痈肿痛这些,但实际上在临床当中选祛风湿清热药这当中的药来清热解毒治疮痈的,可能是比较偶然,或者比较罕见,或者有其他一些因素,比如说兼顾了其他的功效,我们才会(考虑)。所以这一类的药,只是功效里面有(这些作用),不常用。
这一类的药它祛风湿,它除湿的作用强又能清热,可能在对有些湿热病证还经常使用。所以这一类药物的基本功效呢,就是说前面刚讲的,一个是祛风湿,是以热痹为主,作用强的,配伍的情况下也可以用于寒痹;第二,多数兼有清热作用,这个清热作用和典型的清热药相比较,临床应用受到很多限制,不常用,有的时候在湿热病证当中,有一部分药还是比较常用。所以这一类药的功效主治就作这么一个简单的了解。
这一类药的性味当然就是辛、苦、寒的,这个辛也是祛风;苦就包括了燥湿,也包括了清泄,也包括了清热药的特征,这样子概括出来的。
防己
这一类药的第一味防己,防己它的药材来源有两个不同的品种:第一个品种就是来源于防己科的防己,这个一般称为“粉防己”,粉质比较重;另一种药材来自于马兜铃科的,一般称为“木防己”。
这两个药在传统都作为同一个药,作为防己使用。但是现在《药典》要求逐步地把两个品种,分别作为两个不同的药物,已经把它分开了。但是我们现在在中药上,由于临床医生在使用的时候,可能并没有这样子把两个药分得很清楚,所以我们还是作为同一种药物来介绍。
防己作为一个祛风湿药,首先它是一个苦寒的(药)。就它单味药而言,它适合于风湿热痹,这是结合到它这个药性。但实际上这个药祛风湿的作用是在祛风湿的药当中,相对来讲,都是比较强的,而且止痛效果也比较好。所以在很多治疗风湿寒痹方当中它和前面的比如说独活、羌活,或者防风这样的一些药,或者和乌头,或者后面要学的补肝健筋骨的祛风湿药五加皮,这些都常常(合)用。这个配伍在很多方里面都出现。
所以这个药实际上是应用非常普遍的一个祛风湿药。那之所以应用比较普遍,就是它祛风湿和止痛的效果同样的都比较强。这个药作为一个止痛药,除了风湿痹痛,经常还用于治疗牙痛,因为牙痛很多是胃火盛,本身这个防己也有比较好的清热作用。说它作用于肾经,那牙痛往往除了胃,与肾也有关系。所以常常配伍一些清胃热的药物,比如前面学的石膏、升麻,把它(用于)治疗牙龈红肿疼痛。
尤其近年来常常用于肝阳或者肝火的头痛,用它来止痛。因为近年研究,不管粉防己或者木防己,发现都有一定的降血压的作用。这个肝阳、肝火上亢呢,很多是与高血压有关的。在这样的患者当中,其实它就把传统和现在研究结合起来再考虑。那么传统认为它肝火亢旺,肝阳亢旺,本身它就是一个苦寒清降,而且清降性比较强的止痛药。从中医药理论来说,对于这种证候它可以使用。现在认为它是高血压所引起的一些临床症状,通过它来降血压。
所以在当代一些名医的方当中,在治肝阳、肝火的头痛当中用防己的这个比例,比古代古方里面增加了很多,实际上这里面取它的也主要是一个止痛的作用。还有其他的一些疼痛证,甚至于外伤的活血化瘀(方也用)。所以我们书上在这个此外里面,一个是说明了防己的止痛作用在不断的扩大。
另外也是要告诉同学们,这个止痛是可以和祛风湿区别开来的。也就是前面我们上一节课讲的,凡是称有止痛的祛风湿药,它不是通过祛风湿来间接的收到止痛的效果,更主要的是它对疼痛有直接的针对性,防己就是这样的一种情况。比如有的在手术以后的疼痛,也有用防己来缓解疼痛的,把它作为止痛的药物。
另外这个药能够利水退肿,有利尿的作用,所以从张仲景的时代开始,就把它用来治疗水肿。结合到它的药性(是)苦寒的,所以它的最佳的主治是湿热水肿,湿热壅滞,水湿泛溢肌肤引起的水肿胀满,小便不利。由于它有比较明显的利尿作用,所以有的不是湿热水肿,比如说是脾气虚衰,气虚的水肿,脾虚的水肿,那么这样的水肿,首先应该健脾补气,才是正确的治法,加上一点防己,可以增强利尿的效果。
所以从张仲景开始,对于一些脾气亏虚的水肿,在(方)里面把防己作为一个比较次要的辅助补脾的(药),尤其像补气健脾我们今后要学像黄芪、白术这样一些药,本身是补气健脾的药,又是利尿退肿的药,这个就是对于这一种证型的水肿那就是最好的药。里面有的时候也开始配伍防己,这是张仲景的经验。
只是说明它对于脾虚的气虚的水肿它可以使用,可以作为一个辅助。但不能错误的理解为,这个防己长于治疗脾气虚或者脾虚的水肿,因为我们过去在很多中药著作里面,在介绍防己利水退肿的时候,本品可以有利水退肿作用,可以治疗水肿,如与黄芪配伍,治疗什么水肿,如张仲景的这个黄芪防己汤。那就给人一种错觉,好像防己只是在这种情况下使用,那这样子就出了偏差。
其实防己它首先适合的是湿热水肿,这个才是它最主要的应用范围。这方面过去强调不够,过多的就以张仲景的黄芪防己汤,来阐述这个药物在水肿方面的应用,就没有明白,那是可以应用的,但不是它的最佳的应用。
防己
所以我们现在这个书上,首先就强调它治疗的是湿热证,然后才说它对于气虚的,阳气亏衰的它可以用。所以这个就是应用二。这是防己三个功效和它相应的主治。它这个个性特征除了祛风湿有寒性这一点比较稍重要一点,其他都很一般,所以(是)很容易记的一个药。
这个是我们学习以来要强调的第一味药,要搞清药材和它的品种来源的关系,就是不同的防己来源于不同的科属,它们的功用有明显的差异。
我们在用法用量里面,就谈到了唐代的《本草拾遗》,陈藏器在唐代就提出来了,“汉防己主水气,木防己主风气。”就在这个基础上,后来的人就说这个汉防己长于利水消肿,木防己长于祛风止痛,这个沿习到现在。其实根据现在的临床来观察,汉防己祛风湿止痛的作用仍然很强,也是一个祛风湿止痛常用的主流的品种,但是它的利尿退肿的作用比木防己好。如果用于湿热水肿或者其他水肿,应当选用汉防己,这一点是完全可靠的,前人是从这个方面来强调。
木防己相对来说,它本身也有一定的利尿作用,但是利尿作用不理想,所以它就偏于治疗风湿痹痛,所以就认为主风气。这样子来理解才比较合理。汉防己每一种功效都很强,尤其是利尿退肿是木防己所赶不上的,远远赶不上的。
近年的用药发现,木防己因为它来源于马兜铃科,也是因为含有马兜铃酸的原因,也是存在了潜在的不良反应,尤其是造成了肾功能的损伤,这个在最近一二十年以来,发生了木防己造成肾功损伤的也不少。
那么这个原因呢,就是曾经一度的比较风行,在一些所谓的减肥的药当中用防己。其实在一些减肥的药当中用防己,那是一个暂时的现象,一方面利用它的利尿作用,每天小便增加,比如说每天多排掉了500克的小便,好像有的人觉得,是啊,你看我的体重又少掉了一斤。其实利掉的只是水,这个水很容易又停积下来,所以它并不是一个真正是从根本上来解决了减肥的问题。
另外防己苦寒伤胃的性质比较强,很多人用了比较大的剂量的防己就食欲不振,本来吃得也少了,排的尿也多了,在短期的时候好像是体重降低了。所以这样子就在一些产品当中还比较风行,而且这种产品有的还销到了比如说欧洲,这样子,里面都含有防己。
但是由于在药材当中,现在汉防己的资源越来越少,市场上包括我们很多省区的正规的药材公司销售的防己,主要都不是粉防己,都很少。那么在市场上大量见到的是木防己,本来这一类所谓的减肥的方,最初研制的时候它是用的粉防己。所以在做一些药理学的研究的时候,它还是相对比较安全的。
但是在生产过程当中,有的厂家由于汉防己的购买比较困难,加上价格这样的一些因素。据我所知,有不少当年的这些产品就用木防己来代替。代替它是用的汉防己的量,又是按照汉防己的苦寒和它的利水消肿,用木防己不但效果降低,而且出现了肝肾,尤其是肾功能的损伤,减肥产品造成肾功损伤(是)里面含木防己的,最早还是从欧洲这样子反馈回来,那后来才引起了重视。
所以在目前的这种产品当中在逐步的,不管汉防己,木防己可能使用的都基本上没有了。或者有,都是非常少,很罕见。所以这个就是提示同学们使用防己的时候要搞清品种,木防己一定要小心使用,量不要大,使用的时间不要长,这样子才避免造成对肾脏的毒害。这是关于防己的情况,也是这一节的重要的药。
秦艽
另外这一节重要的第二个药,就是下面的秦艽。秦艽的秦是与产地有关,就是它主产在甘肃、陕西这一带,产量比较多一些,这个与当时的秦,我们后面讲当归还要提到,秦地,与产地(有关)。这个艽就是说它这种龙胆科的这种植物,它的根都是扭曲的,那里面根的纤维,不是直的,弯曲的。尤其是其中一种麻花秦艽,那个扭曲就像那个麻花状,我们那个食品当中(的麻花)。
所以在古代这个秦艽,也叫秦,最早写一个草字头,一个纠纷的纠的半边,没有丝字旁那半边,草字头一个纠纷的纠。在《新修本草》里面就把这个写成纠纷的纠,那好像它根里面那个纤维纠缠在一起,纠结在一起。从药材的形状,那样来的,但现在一般都不用那些名称了。现在这样子写,它是从秦那种字把它变化过来的,但是现在读音就读秦[jiao]了,而不再读秦[jiu]。
这个药作为一个祛风湿药,也是和防己一样,它是一个偏于苦寒的,虽然它的苦寒的性质不如防己,但是它也是比较适合于风湿热痹,这个是从单味药而言,湿热痹证更加适合。由于这个药它的寒性不强,所以我们写的是微寒,加上止痛和通经络,尤其是舒筋活络,这方面的作用都是比较好的。
秦艽
所以在风湿痹证当中的应用,比前面的防己还要广泛。比如说《医学心悟》,清代的(书中有)一个蠲痹汤,我们在这个156页的第四行,里面秦艽就是常常和羌活这些一起广泛的用于很多的痹证。这个蠲痹就是祛风湿的意思,蠲就有祛除的意思,就等于祛风湿。
这个方在原方的加减变化当中,就是说比如说风盛的,那就以羌活这些药物为主,常常治疗风邪偏盛的加防风;寒邪盛的,可以加附子;湿邪偏盛的可以加防己、萆薢,这个后面要讲,薏苡仁,这些都是长于除湿的;湿热痹证就不用里面的肉桂,加黄柏这一类清热燥湿药,这是原方说的这个加减化裁。以这个方的例子就说明这个秦艽,在痹证当中什么证型的它通过配伍都非常常用。
所以在一些本草文献里面,就说这个秦艽治疗风湿痹证,“无问寒热新久”,也就是说偏于寒的,这个行痹、痛痹、着痹,它同样的广泛使用,因为它祛风湿的效果加上止痛和舒筋活络的效果都比较好,湿热痹证就更不需说了,是它本身一个优势。
而且前人还有一个说法,就是说秦艽是“风药当中之润剂”,这个也有人说风家的润药,就是这个第二行156页。也就是说它不容易耗伤津液,这个是相对而言。前人把它认为是风家润药,这个祛风湿的药本身就有一定的燥性,要能燥才能够除湿,那苦也燥,本身它是燥的。因为秦艽常常和羌活、独活、细辛这些药在同一个方里面使用,它是和那一些药比较,它的温燥性明显的不及,所以才有这样一个结论。
这个结论对于我们现在的祛风湿药,尤其是比如我们在祛风湿清热药这个秦艽以后要讲的,什么络石藤、豨莶草,甚至于桑枝这些比较,那么秦艽风药当中的润剂可能就不能成立,可能它的燥性就比桑枝、比络石藤这些还要强一些。
所以这个参照物不同,前人在谈这个话的时候,他有它特定的所指。在中药里面很多问题都是这样的,我们看见一个说法的时候,一定要尽量去挖掘,去琢磨,通过这个医家,这个本草学家的学术观点,他为什么有这个结论?他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来提出的?但是我们现在很多人不注意这样的。
比如我们今后在讲这个补虚药的时候,那很多人都成了顺口溜,比如说“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好像什么地方都能用。张景岳的本意不是那样的,我们讲的时候再说。
现在谁用补阴药的时候再加点温燥的补阳药,比如说治疗肾阴虚,阴虚火旺,用知柏地黄汤,难道还要去加一点干姜、附子?或者加一点什么淫羊藿,不可能。不是说必于(这样)阳中求阴,实际上张景岳的这个阴阳是从气血,是从精血,是从功能和物质这个角度,物质的生成要丰富,那么功能一定要健旺,必于阳中求阴。并不是说现在你用补阴药简单的加一点温燥的补阳药在里面,就没有理解张景岳的本意,他的原意。
如果你把张景岳的原著你好好的读一下,张景岳这个分阴阳,他就是说这个比如说以精血分阴阳,以精气分阴阳,那么精是属阴的,气是属阳的,那么这个阴阳不可分。在这种情况下,那么善补阳者必须于阴中求阳,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
另外他同时又指出了以寒热分阴阳,阴阳不可混,这个时候是水火不相容的,这个阴阳是不可混的。那么我们现在的补阴药和补阳药,不是以这个精气分阴阳,而是以寒热分阴阳。那么他在以精气分阴阳当中的结论,我们现在把它用在了以寒热分阴阳。寒热分阴阳,张景岳本人就说是不可混的。所以这个都是读书的时候不求甚解。
那我们在有的中药书,本草学里面什么药善走,什么药善守,那它一定是有前提的,不是这个药和任何药对照它都善走、善守。所以有的人学本草以后老是觉得迷惑不解,比如说谈这个附子、干姜,在这个人的里面说附子善走,那个人的本草又说附子善守,过去有的人就问我,张老师究竟这个附子是善走还是善守?我说两种说法都对,前提、参照物不一样。
因为前人说这个附子善走就是说它作用的部位很广泛,它和干姜对比,干姜是守中的,它主要作用于中焦,附子通行十二经,它到处都能去,这样子相比,那么附子就是善走的,干姜就是善守的。那么反过来有的人是从发挥药效的时间和维持的时间的长短,干姜发挥的温阳或者就是治疗亡阳来得很快,这个时间维持得很短暂;附子好像发生的温里作用很缓慢,很长的一个时间才能产生疗效,但一旦产生疗效维持得很久,他从这个药效学的时间的长短,附子就善守,干姜就善走。
有的医家又是姜和附子有没有发散作用,有发散的那就是善走的,没有发散的就善守的。那么姜能发散,姜就善走,附子没有发散的作用,那么它就是守的。所以这个在明清的本草学家,讲这个附子、干姜,讲走的,讲守的都有,但是你仔细去读他们的书的时候,每一个人他的前提都是不一样。所以中药像这一类的结论,任何一句话都可以找到前提,找出了前提你才是真正懂了。你没有找出前提,对这句话你是囫囵吞枣,那就乱用。
所以这个是关于风药当中的润剂,或者风家润药(的理解)。比如说前面的防风也认为它风药润剂,防风是和羌活这一类比,防风就不容易温燥,不那么温燥,不容易耗伤津液。那如果防风和秦艽来比,那么可能秦艽就更加是润剂,防风相对而言就不是了。所以这个就是参照物的问题。所以秦艽因为有这样的一些说法,不外乎就是说明一个问题,前人在把它作为祛风湿药使用的时候,不管证型,关键在配伍,寒热虚实(均用)。
防风
就是有的书上说的,不问寒热新久,新就是痹证刚刚开始,是实证的,有的可能是风邪比较偏盛的。久那么可能肝肾亏虚,兼有筋骨痿软,照样秦艽可以使用。它耗伤津血的作用,不良反应不是很严重。所以总的一句话,秦艽是临床常用的祛风湿药。
另外秦艽的通经络,也就是舒筋活络和我们昨天讲的白花蛇这一类是一样(的),除了风湿痹证,还经常用于中风后遗症,尤其是在古代,治疗中风的方当中用秦艽的相当多,在里面也不是作为祛风湿药。比如今后大家学的什么大秦艽汤,或者这一类的,甚至于有些典型用来补肝肾,最后用来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方当中,在补虚的同时加一点秦艽,那也是用的这个作用。
另外秦艽的止痛和防己一样,也是其他很多疼痛证,包括牙痛、外伤疼痛都有使用的。秦艽的功效比较多,另外能够清湿热,有的说它清热除湿,或者清除湿热,在临床上很多湿热证,湿热黄疸、湿热疮疹可以用。而且临床上有用秦艽治疗黄疸单用,而收到了明显效果的这种报导。更多的是把它和我们前面学的大黄、栀子,后面要学的茵陈蒿,或者前面的龙胆草,等等这些(药)配伍的情况下使用。就把它作为一个利湿退黄的药,主要用它来清湿热,所以很多湿热证可以用。
最后一个退虚热,我们前面清热药第五节讲了,所以很多退虚热的方用秦艽就是取的这个功效,当然也需要配伍补阴的药,因为这个阴虚内热证它根本的原因在于阴虚。秦艽很类似于胡黄连,它又能除湿热,又能够治疗阴虚发热,所以尤其是阴虚发热兼有湿热内阻这种情况,胡黄连和秦艽都是首先要考虑的药。这是这一节当中比较常用、比较重要的两个药。
络石藤
下面这个络石藤,(是)一个夹竹桃科的木质藤本植物,整个用它的带叶的茎和藤,这个就是我们图上的,整个藤,它的茎和叶一起使用。这个药它既是祛风湿药,又是舒筋活络药,还有一定的清热解毒(作用)。
这个药,除了祛风湿的作用稍强一点,但是它强度不如前面的防己或者秦艽,所以在临床上用的时候,络石藤在各种痹证当中也是能用,但是更多是作为辅助的药,比较次要一些,所以我们要求了解,不重要。它的通络作用也是比较微弱的,所以中风后遗症或者跌打损伤这些出现了麻木拘挛这些都能用,但是用得比较少。
清热解毒也是,它主要可以用于疮痈,疮痈治疗的清热解毒药(更常用)前面的金银花、连翘,或者黄连,或者什么我们学的蒲公英、紫花地丁等等。
这个在中药分类里面,可能为数最多的就是清热解毒药。有人统计,《中药大词典》,五千多种药可能具有清热解毒的超过了二千,提到了能够清热解毒,所以这个数量相当的大。真正选像络石藤这一类,就没有多大的价值。所以络石藤就记住它这三个功效,十二个字。理论上讲,比较适合于热痹,两句话就够了,其他的不要求。
雷公藤
下面的一个药,雷公藤,雷公藤就是近年来才使用的一种新的药,作为中药使用,过去的本草文献上没有记载,所以在我们书上它的出处是《中国药用植物志》,这个《中国药用植物志》也就是这么三十多年,成书就那么三十多年,所以应用的时间非常短的。
它是个卫矛科的一个小灌木的植物,叫做雷公藤。需要注意的,这个雷公藤有同名异物,这个在80年代、90年代,就是十多二十年前,我连续在杂志上看见两篇文章,就是雷公藤的综述,综述一开始就是《本草拾遗》曰:“雷公藤生山荫脚下,叶如三角风”,怎么怎么,就引用了一通,然后阐述雷公藤现在怎么用?
那个赵学敏的雷公藤是另外的一个清热解毒药,这个现在叫贯叶蓼,不是这个,完全是两回事,那个贯叶蓼叶是三角形的,叶似三角风,那描述非常准确的。所以这个就是张冠李戴,出现了同名异物,这个今后要注意。这个现在我们在讲的雷公藤,没有那么早,现在就三十来年的时间,不可能在清代就有这个本草上的记载。
雷公藤作为一个祛风湿药,尽管是一个苦寒性质比较强的一个药,现在在临床上治疗风湿,其实没有分寒热,雷公藤都在广泛的使用。在痹证当中,它比较适合于中医所说的这个尫痹,就相当于西医学当中的类风湿性关节炎。
因为这个药把它作为一个祛风湿药,是从现代药理开始这样子使用的。现代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一方面要用一些抗炎镇痛比较强的药来缓解他的症状,同时还要经常服用激素类的比如说强的松这一类的来控制这个症状,不然这个患者的疼痛这些是很难忍的,那病情也会恶化,有的会关节变形,有的出现残废,比如说有的在脊柱发生了以后,就成了驼背,需要依赖激素。
后来发现这个雷公藤抗炎镇痛这个药理作用很明显,尤其是它有类似于激素的,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那种治疗作用,但是又没有激素那么明显的造成一些不良的反应。所以大量的在临床上就把它作为一个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用药),这是它主要的(功用)。当然一般的风湿,就是西医所说的风湿性关节炎,就利用它抗炎镇痛,它也是能用。所以这个药物的应用,实际上可以说是按照西药的药理这种研究来作为中药用的。所以这个药物在临床上作为汤剂很少。
雷公藤
而且作为汤剂,我们讲义上谈了很多的,在用法和使用注意当中谈了。如果说要用汤剂的话,最好就是用除掉了皮的根,因为这部分毒性最小,且煎煮的时间要煎一二个小时,这个提出了一些要求。实际上作为汤剂很不常用,由于这个药物毒性是相当明显的,所以我们书上谈它有毒。所以把它作为通络的药,单独的通络,除了痹证以外的需要通络,和作为清热解毒,在临床上可以说应用价值是不大的。
在临床上呢,完全是按照西药的观点,除了类风湿性关节炎或者关节炎以外,是把它作为一种免疫抑制剂,治疗一些免疫性的疾病。比如说急性肾炎与免疫反应有关的,什么红斑性狼疮,像这样的一些疾病当中才使用,而且把它制成了片剂,这样子来使用,(如)雷公藤多甙片,往往是成药。
就是不管成药或者作为饮片,它毒性都很大。它这个毒性呢,首先是对胃肠的刺激,造成恶心呕吐,吸收了以后对心肝肾的功能都有一定的损伤,尤其是服用药久了的时候,如果心肝肾的功能不好的,尤其要注意。它还有一个毒性,就是生殖毒,对于女性患者来说,引起月经失调,然后闭经,然后不孕;男性它影响这个精细胞的形成和它的活力,最后造成不育,所以很容易造成不育不孕证,尤其对一些青年,这些都是一些比较重的毒副反应。
所以这个药应该说在很多情况下是不得已才用它,作为一种免疫抑制剂。所以这个药我们就了解,为什么了解?因为今后汤剂当中开处方的时候,可能同学们需要这样子来(用),很少,几乎没有,往往可能药房里面有雷公藤的制剂,现代制剂,按照它的说明书开处方那就很简单。所以这个药就要求到这个程度,一般的要求。
豨莶草
下面一个药豨莶草,第一个字读[xi],这个豨就是猪,最早是野猪,但不管野猪家猪,后来家养;这个莶是一个气味。就是这个植物尤其这个新鲜的时候我们把它采收,是一个菊科植物,其实它没有开花的时候和那个苍耳子的形状有一点雷同,它也是菊科的,上面开小黄花,把它采收起来,它有类似于猪身上那种不良的气味,所以把它叫做豨莶草。
在西南很多地方民间作为一种草药,这个随处可见的,在一些比如说玉米地,或者这些地里面,到了夏天、秋天很常见。所以西南这个地区把它叫做肥猪苗,它不是因为猪吃了这个草长得很肥很壮,也是因为它有肥猪身上那种气味,其实它和豨莶这个命名是同一种命名的角度,但是有不同的名称。
这个药作为祛风湿药,和舒筋活络的药,它作用都非常的平和,没有明显的毒性反应。所以虽然它作用不强,但对于风湿痹证或者是中风后遗症,把它作为一个舒筋活络的药治疗中风的恢复期的患者,从唐宋时期开始,应用就非常广泛。
比如有名的一个经验方豨桐丸,这个豨莶草和后面159页的臭梧桐两个药配伍在一起,制成丸剂,就叫豨桐丸。这个豨桐丸既可能治疗风湿痹证,不管什么证型,而且用于中风引起的麻木偏瘫,口眼歪斜。但是要服用的时间比较久,而且用量也比较偏大,所以我们书上说它这个煎服的时候是15到30克。
《证类本草》里面收载了一个古方,用豨莶丸来治疗中风后遗症,就是要服用到二千丸,那意思不是说一定(这么多),好像一千九都不行,二千一也不行,那是一个形容,那是一个虚指。那每一次吃二三十丸,一天几十丸,那么这个上千丸,二三千丸,那就是成年的吃,将近一年的时间都在服用。
所以就告诫人们这个药作用非常的平和,服用的时间要尽量的守方,经常的服用。现在发现这个方经常的服用,比如说对一些老年性的心脑血管疾病,它还有预防保健的一些作用。其实是一个比较低廉的小草,比较低贱的,但它确实作用还是值得充分肯定的。
我刚才讲的是它没有明显的毒性,但是生用的时候,有一点不良反应。这个不良反应就是它的名称豨莶草,有一定的气味,它又偏于苦寒,所以有的人出现了胃部不太舒适这样轻微的一些反应,但停药了以后会消除。
但是这个药作为祛风湿药,自古以来都要求要制用,这个制一般古代是加黄酒,把它润了再蒸,现在有的就加普通的白酒,普通的酒,也就是酒润了以后蒸。它已经没有苦寒性质了,应该是辛而偏温的。所以我们这书上在性味归经里面(说)制后性温,一般作为祛风湿药,都是偏温的。
生用的时候它是一个苦寒的药,它也是能够清热解毒,同样的对热毒疮痈可以用,但是这个作用太平和了,往往因为疮痈还是比较急的,一种感染性的局部感染的病,也是不能拖延时间,缓慢的可能有时候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所以用的人非常少。
豨莶草
因为它祛风湿的作用比较明显,它就能除湿,加上又是一个苦寒(药),所以对很多湿热证,皮肤的湿热疮疹它能够缓解,对于湿疹,皮肤瘙痒可能比疮痈用得多,这个不是用来清热解毒,更多的是用它来清除湿热了。豨莶草就注意它的炮制与否与它的药性有关,所以在临床应用也根据不同的需要,选生品或者选炮制品。这个是要点。
臭梧桐
下面这个臭梧桐,功效主治和豨莶草完全一样,我们不要求。大家知道臭梧桐和豨莶草是类似的药,而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相须相使的,比如说豨桐丸。由于已经学了豨莶草,这个臭梧桐就不介绍了。这两个药现在研究都有很微弱的降血压作用,所以可以作为高血压的一个辅助的用药。都不需要久煎,久煎了都会影响疗效。这两个药可以把它等同起来看待。
桑枝
下面的桑枝非常平和,什么风湿痹证都能用,中风后遗症也能用,所以就是祛风湿和通络。那么这个也是因为它平和,我们不介绍。以后可能在祛风湿的方里面很多医生都开,这个作为一个辅助的(药),一般很多都是比如说患者自己添加新鲜的。就是我们前面讲桑叶那个比较嫩的枝,不是很大的枝,一般是当年,或者头一年生的,如果是很多年,三五年的了,那很粗了,那一般作桑枝也不太适合。
老鹳草
后面一个老鹳草,这个基本上属于草药的范畴。在当前,很多药店里面不一定有,这个所以也不要求。这一节课就介绍这第二节吧,这个祛风湿清热药,剩下的我们下一节课再介绍。
欢迎关注,持续学习,日有所得
-
- 各民主党派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全家福”!
-
2024-01-06 16:14:26
-
- 周公制礼作乐的历史意义 周公制礼作乐的目的
-
2024-01-06 16:12:21
-
- 上海语文中考默写卷子 上海中考语文默写篇目
-
2024-01-06 16:10:16
-
- 广州不会粤语能生活吗 在广州会说粤语的好处
-
2024-01-06 16:08:11
-
- 最经典的20部武侠电视剧 最经典的武侠剧有哪些
-
2024-01-06 16:06:06
-
- 航空钛合金龙头股 西部钛材
-
2024-01-06 16:04:01
-
- 最美公式:你也能懂的麦克斯韦方程组(微分篇-上)| 众妙之门
-
2024-01-06 16:01:56
-
- 温布利体育馆容纳多少人 温布利体育场可容纳9万人,很合适
-
2024-01-05 20:45:06
-
- 突然辞职怎么说比较好?这样提既体面又不伤感情
-
2024-01-05 20:43:00
-
- 什么办法能挽回爱情?教你几种小“妙招”
-
2024-01-05 20:40:54
-
- 荠菜饺子馅怎么调才好吃窍门(荠菜饺子馅传统做法窍门,这样做实在太好吃了,
-
2024-01-05 20:38:48
-
- 辟谷的好处和功效与坏处(辟谷的优缺点点评(附辟谷方法))
-
2024-01-05 20:36:42
-
- 恐龙名字及图片大全 恐龙种类介绍
-
2024-01-05 20:34:36
-
- 蜂蜜可以洗脸吗有好处吗(可以用蜂蜜洗脸吗?有什么好处呢?)
-
2024-01-05 20:32:30
-
- 大牙换不换 孩子换牙的秘密,这颗大牙终生不换
-
2024-01-05 20:30:24
-
- 炸油条最简单的方法,听后自己动手,也能炸出蓬松酥脆的油条
-
2024-01-05 20:28:18
-
- 一般人不知道篮球投篮技术要领和训练方法!你掌握了没?
-
2024-01-05 20:26:12
-
- 99977到底是什么意思?有何内涵?
-
2024-01-05 05:36:00
-
- 7月再见8月你好的句子(再见七月 你好新的八月的文案)
-
2024-01-05 05:33:55
-
- 怎样消除甲醛的危害(怎样降低甲醛带来的危害?这3件事有必要做)
-
2024-01-05 05:3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