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沟太极酒多少钱一瓶(陈家沟太极酒多少钱一瓶价格)
陈家沟太极酒多少钱一瓶(陈家沟太极酒多少钱一瓶价格)
陈家沟太极酒多少钱一瓶?陈家沟太极酒是一款高端白酒,价格不菲,一瓶就要几百元,而且还是限量发售,每瓶只有一瓶。这样的酒喝起来口感醇厚,回味悠长,很很多太极迷都喜欢喝这款酒。不过,陈家沟太极酒的包装看起来有点简陋,酒瓶上的字也不是很清晰,很多人都不知道这款酒的名字。其实,陈陈家沟太极酒是一款非常好喝的白酒,口感醇厚,回味悠长,喝起来很舒服。
一:陈家沟太极酒多少钱一瓶价格
太极酒业的太极风酒火爆价160元,会员价96元
二:陈家沟太极酒多少钱一瓶啊
门票30元。陈家沟景区位于温县城东5公里处的清风岭上,原名常阳村,因村中有一条南北走向的深沟,随陈氏人丁繁衍,该村更名陈家沟。这里是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太极拳的发源地。
三:陈家沟太极酒多少钱一瓶酒
陈全忠
陈全忠,1925年7月生,河南温县陈家沟人。师承陈守礼,陈守礼系陈式太极拳第10代传人。陈全忠系陈家沟陈氏第十九世,陈式太极拳第十一代传人,国际太极拳文化传播大使。自幼秉承家传,后拜陈守礼先生为师。六十多年来,他习拳不辍,功入化境。
第一章 老家记忆
这是中原大地上一个普普通通的村庄。
普通的村庄布局,普通的房屋结构,普通的玉米地和棉花田,普通得在地图上都找不到它的位置。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村庄,却成了闻名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传奇”村子。村庄的名字叫陈家沟。
陈家沟位于河南焦作温县城东5公里处的清风岭中段,距焦作市区 35 公里,这里
被称之为太极故里。这不仅是因为黄河与洛河交汇孕育出太极阴阳文化,更因为在这里诞生了风靡世界的武术奇葩--太极拳。
说明白太极拳,要从头说起。
陈氏一族祖籍本在山西泽州郡东土河村,时因家乡连年遭灾,逃荒到洪洞。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陈卜与妻儿一起被裹入移民队伍带入怀庆府境内,在温县城东北10公里处落了脚,将此村取名陈卜庄。由于陈卜庄地势低洼,常受涝灾,明洪武七年,陈卜阖家迁往常阳村。此村位于陈卜庄东南、西清风岭上,南临黄河,北负一岭,旱涝保收。因其西有柿沟,东有赵沟,北有正北沟,三面环沟,随着陈氏家族人丁繁衍,常阳村易名为陈家沟。这就是陈家沟的来历。
在《陈氏家谱》中,陈卜被奉为一世祖,但他并不是太极拳的创始人。明万历中期,陈卜的第九世孙陈王廷采众家之长,创编太极拳,成为一代武林泰斗,是公认的太极拳鼻祖。
按照《陈氏家谱》的描述,陈王廷天资聪慧,自幼勤奋好学,白天练武功,晚上学文化。他不仅深得家传武艺,而且熟读诸子百家,是个文武双全的人才。但他时运不济,于是就绝了走仕途的想法,匿伏在陈家沟,立志造拳传世。
陈王廷在继承祖传拳术和吸取民间拳术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根据《河图》《洛书》之太极阴阳八卦学说,与引导、吐纳以及中医经络学说相结合,融众家之长,创编出一种阴阳开合、虚实转换、刚柔相济、快慢相间的拳术。
温县陈家沟自九世陈王廷创编太极拳后,陈氏家族拳风日盛,历久不衰。温县至今还流传着“喝了陈沟水,都能跷跷腿”、“会不会,金刚大捣碓”之类的俗语。几百年来,陈氏家族名手辈出,关于太极拳的传奇故事更是随便一说就是几箩筐。
二
说太极拳的传奇故事随便一说就是几箩筐的人,名字叫做陈全忠。
1925年7月30日,陈全忠出生在陈家沟一个殷实的家庭。这个大家族有四十多口人,曾祖父叫陈荫之,其上四代均为单传。到了祖父陈国珍这辈,有了四兄弟。陈国珍是家中的长子,到了下一代,父亲一辈有兄弟五人。父亲也是家中的长子,名字叫陈世恭。陈全忠也是家中的长子,也就是说,陈全忠是这个长枝长子的长重孙。按照传统宗法社会的礼数,这一身份在家庭中十分特殊,也十分重要。于是,曾祖父便给陈全忠取了个乳名叫“崇”。呼唤的时候叫做“崇崇”。陈全忠成了这个家庭的宝贝疙瘩,从小享受了一个小少爷的待遇。
说陈全忠是一个小少爷一点都不过分,这个家庭在当地确实是一个大户人家。
当时的陈家沟划分为三个区:东北社、东南社和西北社。陈荫之家在陈家沟北面,属于东北社。
陈荫之家是一个庞大的宅院。大门向东,一进大门,是一个三亩多地的庭院。庭院西侧是一个园林,树木茂盛。主宅在庭院的南面,坐北朝南,前后有两进上房。上房南侧是灶房、库房和客房。上房东面是后院,那里有马车房和草料房。马车房里停放着一辆旱车,一辆水车。槽头拴着三匹骡马。当时陈家的土地有三百多亩,不说别的了,就大门外的打麦场就有一亩多地,这是当时陈家沟最大的打麦场。由此可见其家庭的富裕。
小少爷聪明,很小的时候记事就记得全乎。祖爷讲的陈年老事、爷爷奶奶讲的神话故事,只要讲一遍,他就能叙述个八九不离十,但他最爱听的,还是关于太极拳的故事。像什么陈王廷考武举一马三箭、三马九箭射了个“凤夺巢”,杨露禅清峰岭里树从中猎看传拳,陈恂如、陈申如孪生兄弟双英破敌,等等。
远的让人神往,近的让人敬佩。坐在家里,曾祖爷爷指着隔壁的宅院说:“崇崇隔壁原来就住着一个叫陈垚的爷爷,他的功夫也是了得啊。”
曾祖爷爷讲陈垚的故事讲得仔细。曾祖爷爷说陈垚幼年随父习拳,潜心钻研苦练,少年有成。每年练拳万遍,20 年不懈其志。17 岁随父辈上阵杀敌,征战十余年,参加大小战不计其数,未曾受挫。
当曾祖爷爷讲完陈垚爷爷躺席的故事(陈垚躺在席上,几个小伙子拽不起来)、外村看戏轻松制服大汉、大战县衙役等故事后。陈全忠眼睛瞪得溜圆,真正是佩服到家了。于是就嚷嚷着长大了也要当陈垚爷爷这样的人。除了耳闻,还有目染。几百年来凝聚的武学风气,让陈家沟成了一个太极的世界。“喝了陈沟水,就能跷跷腿”,只有到了陈家沟,你才明白这句话的真实意义。
日出前,晚饭后,太阳当午之时,弯月西沉之际,都可以看见练拳人的身影。大街旁,庭院中,田埂上,场院里,每一个角落都会传出嘿嘿哈哈的练拳声,叮叮当当的刀剑撞击声。这些习武的人中,有上了年纪的老大爷,有正当年轻的后生娃,他们无论冬夏,坚持不懈。
浓浓的尚武气息影响着陈家沟一代又一代人。
陈全忠说他小时候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家门前的打麦场。黄昏之后,乡亲们来到打麦场,打拳的打拳,舞剑的舞剑,耍刀的耍刀,推手的推手。一时间,场地上龙腾虎跃,蹬足发力之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此时,陈全忠与同龄小友一起,穿梭于人群中间,这里看看,那里瞅瞅,哪里的喝彩声大就往哪里钻,跟着大人一起拍手叫好。
在陈家沟,刚刚会走路的娃娃穿着开裆裤,流着鼻涕,抓起根棍棍,踉踉跄跄,跌跌撞撞都会舞弄起来。两三岁的孩子,你哄他:“来,来个金刚捣碓,带你去玩儿。”他便小手一圈,小脚一蹬,像模像样。
陈全忠当然是其中的一员。小时候的陈全忠,生性活泼好动,见到村里大人练拳,三四岁的时候就跟着“蹦”(陈家沟管练拳叫蹦拳)。
陈全忠练拳与大多数陈家沟的孩子一样,启蒙老师也是自己的父亲。父亲与陈家沟的乡亲一样,也是天天练拳。陈全忠就经常跟在父亲身后比画。日子长了,也就习惯了。每到晚饭后,父亲就喊:“崇崇,到后院蹦拳去了!”爷俩很自然地来到后院开始蹦拳。父亲一招一式地教,陈全忠一招一式地学,时间长了,一套拳也就打得像模像样了。于是,就出现了这样一个画面:父亲坐在后院的一堆木料上,点上一袋烟,笑眯眯地看着陈全忠练拳。
说到这里,陈全忠笑着说他小时候不光在自己家里练,在村子里“蹦”,还爱显摆,只要有人叫“蹦”就蹦,从来不扭扭捏捏。
陈全忠记得小时候到姥姥家走亲戚,从一进姥姥家的村口,就有人拦着说陈家沟的小孩给俺蹦个拳。陈全忠就开始“蹦”,在一条东西街道上连续“蹦”起来,一直
“蹦”到姥姥的家门口。最后是姥姥出来截着,把村里人连骂带说,说你们也不管孩子饿不饿,啥时候了还不叫走。由此可见,这个孩子是多么的喜爱“蹦”拳。
太极拳在陈家沟的普及,在孩子们心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孩子们从小对见到听到的太极拳前辈的精湛拳艺,感到玄妙而惊奇,也促使孩子们不知不觉中就爱上了太极拳。童年的梦,成就了一生的梦。
三
正是因为练拳风气世代沿袭,经久不衰,才使得陈家沟历代名手辈出。
陈家沟大师云集,随处都能见到大师的身影,看到他们习练太极拳也不是什么犯难的事。
温县民国围观格手老照片
对于习练太极拳的人来说,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机缘与福分,陈家沟的孩子在这方面的机会可谓得天独厚,近水楼台。
陈全忠后来讲,小时候与几位大师的接触,影响了他的一生。
第一位是陈鑫。陈鑫字品三,陈仲甡三子,陈氏第十六世,清末岁贡生,近代中国武术史上 陈家沟东沟,少年陈全忠经常在这里练拳 著名的太极拳理论家。他自幼与兄陈垚从父学习太极拳。父陈仲甡见其聪明灵慧,又善于动脑,便命他弃武习文。陈鑫遂听父命,将精力转向读书,但读书之余,仍然练武,终致文武皆有成就。
为阐发陈氏世传太极拳理,他发愤著书立说,其中以《陈式太极拳图说》为代表。该书从1908 年动笔,其时,陈鑫已年近花甲,到1919 年完成,历时十二个春秋,书稿完成时,已近古稀。十二年中,他对该书倾注了全部精力,不避寒暑,呕心沥血,多次修改,亲手抄录而不懈,其抄本有四,每稿洋洋二三十万言,其毅力、精神可见一斑。该书图文并茂,拳势取经络而通变,拳理师周易而同规,理精法密,显微阐幽,精朴悉陈,细腻明透,为拳坛理论之丰碑,武林修学之经典。
据陈家沟人讲,陈鑫所著《陈式太极拳图说》书稿,在1927 年的时候,由于军阀割据,世乱无序,书稿曾一度丢失。之后,又发生了书稿失落江中的变故。事后,陈鑫思虑成疾,卧床一年多后去世。再后来,陈鑫家人依据初稿进行了修订、整理,终于于1933 年出版问世。此时,陈鑫已去世四年。
陈全忠能够记住的关于陈鑫的往事,正是其所著书稿发生一系列变故的时候。
陈鑫著书的事,陈家沟的人都知道,更清楚这本书稿的价值所在。所以,书稿丢失
事件在陈家沟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当时,陈家沟的人天天在议论这件事。陈全忠家里也不例外。
这样,陈鑫这个名字便深深地刻在了陈全忠的脑子里。
在陈全忠的记忆中,当地的人对这位陈鑫爷更是尊敬有加。街头遇见,集市相逢,大家老远就站下来跟他打招呼,逢年过节的时候,很多人都到他家里拜访。年幼的陈全忠,跟着自家爷爷到过陈鑫爷家里多次。
记得其中有一次,爷爷拉着陈全忠快要走的时候,陈鑫对陈全忠说:“给爷爷打蹚拳好不好?”
陈全忠就打了一蹚拳。陈鑫说:“比我前几天在场院里看到的好多了。”接着,陈鑫对爷爷说:“不要急,只教习最基础的。看来,老祖宗赏给了这孩子学拳的饭碗。”小时候的一些人一些话一些事,随着时间的流失,看似也随着时间走远了,实际上它与这个人的一生是始终伴随的。
陈全忠说:“在以后的岁月里,我无数次地想起陈鑫爷的模样,包括他的一举一动;无数次地想起他说的话,一言一语。当然,更是无数次地翻阅他写的著作。可以说,陈鑫爷的教诲是伴我一生、受益一生。细想起来,最重要的还是小时候的一些事情。或许是他不经意的一个肯定,让我更有了自信。父老乡亲、拳师拳友对他的态度。
让我知道了习练太极拳是可以受人尊重的,让我对习练太极拳有了动力,也渴望做一个像陈鑫爷一样的太极拳传人。”
第二位是陈省三。陈省三与陈宝璩、陈发科、王彦并称陈家沟老辈的四大金刚陈省三自幼聪颖过人,爱武喜文。先师从太极拳名家陈延熙学拳 15 年,后师从陈鑫练拳习文。对陈式太极拳大、小架皆精,是陈氏十七世中拳艺佼佼者之一。
陈省三行拳出神入化,架式气势磅礴,出手力沉劲整,发劲于瞬间。陈全忠亲眼见过他与人推手时,对手被甩出去丈远。
陈省三曾任教于河南怀庆府(现沁阳市)、温县、修武县、禹州县(现禹州市)等地,所以不常在家。但只要陈省三回陈家沟,就会叫人“通知”陈全忠来向他“汇报”。
陈省三常年外出授拳,有一整套教学的方法,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学院派。另外一点要特别说明,陈省三直接从陈鑫处学习拳理,某种意义上讲,他对陈鑫的太极拳理论的理解也更本真,这对陈全忠以后能够掌握太极拳的要义埋下了伏笔。
陈全忠从开始接触太极拳到离开陈家沟的十几年时间里,都得到了陈省三的指导。
陈全忠说:“那时候我还小,省三爷指导我练拳时说的一些专业术语、讲的一些理论阐述,当时大多是似是而非,有的直接就是听不懂,但有些话是记住了,而且一辈了牢牢记住了。比如:省三爷讲咱这拳就是缠法,不明此,就不明拳。练拳都是练螺旋运动,练缠丝劲,这是最基本的,也是最根本的,要时刻牢记这一要求,上下周身都要练到,至于各处怎样练,还有诸多要求,还须细细地具体研究、琢磨。他还说,练拳要时刻求静、求松、求圆,任何时候都要谨记。
陈全忠说:“省三爷每一次指导时所教的内容不多,这一次是六封四闭,下一次是单鞭,再下一次是掩手肱捶,经过这样长时间的坚持,我对太极拳的一些动作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深深印在脑子里。”
陈全忠说:“省三爷多次跟我讲,师傅只是引路,但不能代替你走路。遵循理法、规则,自觉严格反复练习,不求速成,严格按规矩练,心平气和地练,日久天长,功夫自然就来。”
陈全忠离开陈家沟后的第二年,陈省三就去世了,年仅62岁。陈全忠听到讯息后,在城墙上哭了半夜。
第三位当数陈亮芝。陈亮芝的名字在太极拳大师的名录里没有,以至于外界知道这个名字的人也很少。但此人的武林地位是无可动摇的。陈亮芝的拳艺就连陈鑫、陈省三等太极拳大师级人物都认可。在陈家沟练习太极拳,水平到了一定程度,特别是层次相当的人,他们在交流切磋时,在不致人性命的情况下,他们的推手是近于实战的。在这样的实战中,对手很难接触到陈亮芝,只要是一靠近他,人就被打飞了。
陈亮芝行拳气势磅礴,炉火纯青,架式轻灵、沉稳,刚柔相济。出手灵活、善变、快猛,力沉劲整,干脆有力。高超的技艺让陈家沟的小字辈们佩服得五体投地。陈全忠当然是其中之一。
对了,顺便说一下,陈亮芝是一个驼背,也就是乡下人讲的背锅。但陈家沟的人并没有因为他身体的原因,嘲笑或是歧视,反倒是因为练拳不太方便,还能成为一代大师而更加尊敬。
陈全忠还说:“亮芝爷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就是教拳严格,一丝一毫都马虎不得。反复习练之后,他会让你讲拳理,讲得不对的地方,他再给你纠正。”
陈全忠还说:“小时候学拳,基本套路学会之后,有时练习就不那么走心了。有一次偷懒,让亮芝爷发现了,狠狠地训了一顿。接着就从刚才偷懒的这一式开始练起,这一个动作练习了十多天。”
后来陈亮芝爷对陈全忠说,不是为了惩罚才这样的,是因为陈式太极拳是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一门学问。由于它内涵丰富、编排细腻严谨,它的拳理拳法涉及多门学科,要学好这套拳,必须从难、从严、过细地下功夫。
陈全忠说:“亮芝爷多次说过,太极拳每个拳式都有特定含义,练拳要守规矩,动作要到位,手、眼、身、法、步不到位,外三合没有,低头猫腰,许多细节表达不出来,劲点不明,劲道不明,虚实不明,身法不正,甚至有些动作违背拳理拳法,走形变样,不但学不到真功夫,还会害了自己。所以每一个动作、每一个拳式,都要掌握其走向、力点、缠丝劲,做到姿势正确规范,形体舒展大方,架式中正安舒,内气充盈饱满,决不能粗枝大叶,偷工减料。所以说,细节决定成败,必须把每一个细节做到尽善尽美,最后,功夫就在于细节的积累。”
陈全忠说:“亮芝爷在强调'细的同时,也强调练’。他说只有坚持长期的、不断的反复演练,才能达到上下贯通、协调均衡、内劲充实、内外相合的境地,才能达到周身放松,螺旋缠绕,疏经通络,气血流畅的效果,才能掌握太极拳的精华。”
陈全忠说:“亮芝爷更强调'悟’。他说光练不想,拳理不精,那是蛮功夫;光想不练,不懂拳艺,那是花架子。功夫在拳外,每招每式都要去想、去思考、去体悟,只要悟得独到,悟得精妙,能悟出新的感受,才能得到真功夫。”
陈全忠说:“在逃往西安的路上,亮芝爷一家与我们同行。为了排解路上的寂寞亮芝爷就让我背拳谱口诀。记不起来了,他就提示我;背错的地方,他就给我改正过来。想到这些来,就非常想念他。”
陈全忠说陈亮芝对自己的影响巨大。
还有一位,就是与陈亮芝同为私塾老师的陈国英。
陈国英也是当时陈家沟有名的太极拳大师级人物。陈全忠七岁上私塾的时候,陈国英便是老师之一。
陈全忠从三四岁开始练拳,应该说,一开始只是跟着父亲比画,像不像三分样或是照葫芦画瓢,真正学习太极拳应该从上私塾开始。也就是说,陈国英是陈全忠学习太极拳真正的启蒙老师。
四
七岁那年,陈全忠进入到私塾读书。
私塾就设在陈国英家里,也就在陈全忠家隔壁。同学共有二十多人,上午与其他私塾一样,学习《三字经》《百家姓》等,之后是《大学》等内容,陈国英还教一些古文,比如《木兰辞》之类,还有就是陈王廷的《长短句》。下午就由老师指导习练太极拳这样的教书内容与模式恐怕也只有陈家沟才有。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陈全忠与其他小朋友一样,天天背书。六七岁的孩子没那个耐性,也理解不了,不如打太极拳有意思。这个时候,陈国英就会说:不懂不要紧,不理解也没关系,只要熟读会背,以后慢慢体会。但要记住的
是,不背这些东西,你拳也练不好。
“当时,不理解国英爷讲的这些话,后来练拳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才知道他说的话是真的。”陈全忠说。练拳的地方,一般就安排在私塾的院子里。院子里有一株大核桃树,小伙伴们就在核桃树下练拳。
在上私塾之前,陈全忠跟着父亲练过一些拳架,有一定的基础,学起来就比小伙伴们学得快一些,也更像那么一回事。练拳有时也安排在打麦场上,便引来乡亲们围观。这样的话,自然就有比较,乡亲们经常指指点点地说:这群孩子里面,崇崇练得最好。于是一传十、十传百,三乡五里都知道一个叫“崇崇”的孩子蹦拳蹦得好。所以,也就有了到姥姥家有人叫陈全忠蹦拳的说法了。
陈全忠读了一年多的私塾就不读了,不是他不想读,是读不下去了。陈全忠生活在一个富裕殷实的家庭,供一个孩子上学应该没有多大问题。但没有这个机会了,原因是大环境和小环境都发生了变化。先说大环境。
早在民国初年,北洋军阀就在这块土地上不断地纵横杀伐,第一次直奉战争、直皖战争和第二次直奉战争、直奉为控制北京的战争,都严重地影响到华北特别是河南城乡的民众生活。之后又有国民党军的北伐。进入 30年代,就是蒋冯阎中原大战。战火连天,民不聊生。
与此同时,各种灾荒复合出现,靠天吃饭的中原农村,笼罩在巨大阴影与苦难之
中。这样的话,许多人家里就难以供给孩子们上学。生源少了,私塾也就办不下去了。
陈全忠八岁那年,也就是1933年,老家发生了一件让他终生难忘的事件:黄河洪水大泛滥。
陈全忠说那天傍晚,天顿然黯淡下来,忽然间涌起了狂风,呼啸不止,如怪兽嚎叫。一声振聋发聩的雷鸣割破天空,形成一道金亮的大裂缝,狂风就卷着暴雨洒向大地,地面“啪啪”的轰击声不断。树枝迎风便折,残留的枝干还在饱受摧残,几棵大树也禁不住左右来回晃动。眼前是一片茫然,树影婆娑,人影混杂,分不清东南西北。
一位活过九十多岁但脑子还很灵光的老人说:从记事起,就没听到过那么响得雷声,从来就没见到过那么亮的闪电,从没见过那么大的雨。
到底有多大呢?这么说吧,一个脸盆伸到屋外,迅速再收回来,脸盆里的水满了。要命的是,没完没了,雨下了整整一夜。
天亮出门一看,一望无际的黄河滩汪洋一片,庄稼被淹了。当年颗粒无收。
洪水过后,农田被泥沙覆盖,也没法再耕种了。也就是说,陈全忠家的三百多亩地,一夜之间消失了。
另外,小家也发生了变化。随着曾祖父、奶奶的去世,还有一个家人染上了抽大烟,大家庭出现了不和睦的声音。于是,只好分家。家道中落。陈全忠的书读不成了。
五
书读不成了,但拳还要练。
少年陈全忠经常练拳的地方叫东沟。
陈家沟的东大沟,是一个幽静的去处,一沟的林木,“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当年,陈王廷就是在这里漫步冥想,创造了现今流布世界、泽被人类的太极拳。
陈全忠夏天练拳,练到地上洼起一方汗水;冬天练拳,练到鸡叫三遍启明升起。每天练20遍以上再正常不过了。高师指点,勤学苦练,陈全忠的拳艺成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如果说陈家沟给了少年陈全忠拳艺的精进是一大收获的话,那么,更大的收获是陈家沟告诉了他怎样去做人。后来的人生中,陈全忠的所作所为,每一步都镌刻着自家乡前辈的印迹,灵动着先人的品德。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这方水土的地域文化与这方人的爱好特性交织融合,就会形成自己独特的传统精神和人文气质。这种文化具有强大的包容力、同化力和冲击力,它的传承具有强大惯性,生活在这种特定社会氛围之中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在心灵上、思想上与之产生共鸣。
陈家沟人创造了太极拳,在习武练拳的实践中也创造、丰富并践行着太极文化。在这种文化元素的构成里,有人、有事、有情节,很自觉地就把人们带到一个生动的情感领域,从而在不知不觉地接受它的内涵与价值。
陈全忠身边的人,发生在身边的事,让他一辈子也不能忘记。
不论是陈长兴数十年精炼归纳创编成了太极拳老架(大架)还是陈鑫呕心沥血十一年著书,以及后来为了让太极拳发扬光大,后世之人多方奔走联系,终于在1933年将太极拳经典著作-《陈式太极拳图说》四卷出版等等。这些人与事的背后是什么?是仁,是义;是智,是信;是责任,是担当,是世间最美好的东西。
这块土地带给陈全忠的还有很多。
勤劳善良,朴实本分,内敛平和,这就是他的乡亲们的特质。陈全忠与他们生活在一起,在他们中间,是这个群体的一分子。
陈全忠印象最深的就是家乡人最讲礼数。不论干什么都讲个规矩,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着不成文的严格的说法,这是祖祖辈辈心口相传的,书本上没有记录,碑文上没有记载,但后人在耳濡目染中相互影响并坚守着这些传统,也就是说他们知礼仪、懂规矩。
仁义礼智信,孝悌勤俭廉,在这块土地上,已经转化为人们的思维方式、成长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
陈全忠就是在这样一块土地上、在这样一个群体里长大了。
天灾之后,人祸来了。
1937年7月,对日战争全面打响。不久,河南沦陷,陈家沟陷入了悲惨岁月。
今天日本人来了,明天皇协军来了,后天不知什么杂牌军来了。人人提心吊胆,不
知道能否活到明天。
陈全忠说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人,很难想象战争的残酷。
陈全忠清楚地记得,1938年8月的一天,天还不亮,日本人进了陈家沟,挨家挨户把所有的男人,不论年龄大小全部抓了起来,排着队押往沟外。一路上,大家大气不敢出,也不敢说话,走了好几里地。
到了那里才知道,是让他们修由温县到赵堡的公路。烈日之下,一干就是一上午,没有水喝,没有饭吃,好多人都坚持不下去了。但周围全是荷枪实弹的日本兵,谁也不敢停下来。快到晌午的时候,有一个外村的乡亲,不知是饿是累还是中暑,就倒在了地上,一个日本兵上去就是一刺刀,直接扎在了胸口。
陈全忠说,印象深刻的还有就是1938年秋天发生的一件事。有一天,太阳一竿子高的时候,就听沟里人喊皇协军来了。爷爷让他牵着家里的骡子赶快跑。
他牵着骡子钻进了玉米地,往黄河边上跑。不一会就听见枪声响起来,子弹在头顶上“嗖嗖”地飞。没命地跑啊,等听不到枪声了,才发现骡子也不知什么时候丢了。不管咋样,总算是捡回来一条命。
那个年代,他们经历的就是这样的岁月。
天灾人祸直接造成了田地荒芜、地价暴跌和农业生产恢复能力基本丧失等严重后果。当生活难以为继时,盗匪丛生便不足为奇了。
百姓生活,雪上加霜。
昏庸的政府把负担压在百姓身上。苛捐杂税名目繁多,据记载,1938年河南一省各种税赋达42 种之多,有的县超过正税比率的10之多。各地杂捐的名目不一,从屠宰捐、花捐、烟捐到大粪捐,无所不有。
陈全忠说:“水旱兵匪等灾害不断发生,老百姓的生计一年不如一年。为了生存只能是借款、借粮保命,再加上日本人来了之后,烧杀抢掠,日子就更难熬了。’
为了养家糊口,父亲离开老家到西安挣钱去了。
陈全忠很自然地成了家里的壮劳力。运肥、耕地、赶车等,所有重活都落在了一个少年身上。一年过去了,父亲杳无音信。家里光景越来越差。有些事还是要办,比如传宗接代的大事。这一年,十四岁的陈全忠结婚了。新娘的名字叫陆月娥,比陈全忠大五岁,是从小订下的娃娃亲。兵荒马乱的,再加上父亲不在家,家里也没有钱,结婚没有任何仪式,干脆说是很寒酸。陈全忠当时也就是一个娃娃,结婚也就是个说法。结婚不久,新娘子又回到了娘家。
又是一年过去了,父亲还是杳无音信。家中的光景愈加凄惨。
腹中空空,人心惶惶,谁还有心思舞动兵器。于是,在陈家沟,练拳的哼哈声、舞动兵器的叮当声,消声匿迹了。再不走,老天爷就要收人了。
1940年的冬天,陈全忠一家加入到了“逃西省”的人群中。发展了陈式太极拳理论。其一生著述甚多,《太极拳十大要论》《太极拳用武要言》《太极拳战斗篇》等。这些结合实践的理论著作,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太极拳的理论,将太极拳从实践到理论都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历数先人如此,身边就有榜样。
自己敬仰的陈鑫爷,用12年时间写成《陈式太极拳图解》四卷,阐述陈氏世代积累的练拳经验,成为陈式太极拳理论宝库中最重要的一篇。
陈省三出口成章,落笔成文,是公认的有大学问的人。陈国英、陈亮芝讲书的时候从来不拿课本。
陈敬平不止一次地说过,太极拳是文化拳,习练太极拳要武拳文练,要懂周易八卦、知中医原理、明阴阳理论,掌握一些基础理论、熟悉肌体构成及身体各部位的要害所在,将复杂深奥的太极原理渗透在一招一式、举手投足之中才能真正学深悟透。
前人的履历,名家的教导说的是这个理,自己的切身体会也是这个理。
就说这个学拳最基本的拳谱吧。拳如声乐不可无谱,谱中有规矩、有拳理、有拳的训练体系。拳谱常常带有浓厚的文学色彩,为了形象地描述拳法,很多拳谱都大量使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方法,并广泛借用宗教神话、历史传说和动物形象,蕴涵着丰富的武术思想。陈全忠说他在看拳谱的时候,有时候就搞不清拳谱的精神和奥妙,学到的是形,但不得其意。有时候,自己觉得已经很有把握了,与老师一交流,差了十万八千里,根本就不是那个意思。
太极拳本身的文化内涵,要求习练者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这让陈全忠决心要在文化水平的提高上下大功夫,这是原委之一。还有一个原因,也促使他要发奋努力。
前文讲过,民国以来,河南一地,各种灾害频发。1937 年日本人侵略中国之后,河南沦陷。特别是1941年前后,温县一带发生了严重的蝗灾,村里人都逃荒去了,只剩下几十户人家。穷习文,富习武,连饭都吃不上,谁还练拳啊!从那时起,陈家沟习练太极拳的人就很少了。
由于战争与自然灾害的影响,陈家沟在三四十年左右的时间,受到系统教育的人不多,这样,在人才上出现了断层。整整一代人或是两代人,太极拳传人里面出现大师级人物的可能性很小,这对于太极拳的传承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
The End
-
- 燕京啤酒厂厂长是(青岛啤酒厂厂长)
-
2023-10-27 02:19:52
-
- 关于孝顺的古诗大全(关于孝顺的诗句有哪些)
-
2023-10-26 21:05:43
-
- 对老师简短的感谢语(感恩老师最暖心短句)
-
2023-10-26 21:03:37
-
- 世界语言九大语系(世界语系怎么划分的)
-
2023-10-26 21:01:31
-
- 清朝科举制度有多难(清朝科举制度具体等级划分)
-
2023-10-26 20:59:25
-
- 解梦:已婚女人梦见老公要和我离婚,是什么意思?
-
2023-10-26 20:57:19
-
- 潮汕“妈祖”是怎么选出来的?妈祖的由来及传说
-
2023-10-26 20:55:13
-
- 黎巴嫩战争的爆发原因(黎巴嫩为什么这么乱)
-
2023-10-26 20:53:07
-
- 青海湖简介资料(中国最大的内陆湖)
-
2023-10-26 20:51:01
-
- 国产美女多的电影排行榜(美女如云的电影推荐top10)
-
2023-10-26 20:48:55
-
- 天蝎座的女人性格特点(网友:准的一塌糊涂!)
-
2023-10-26 20:46:49
-
- 国梦1949价格(国酱1949价格)
-
2023-10-26 13:55:21
-
- 井台酒价格表 台西井酒38度1L价格
-
2023-10-26 13:53:15
-
- 太仆寺旗草原白酒新品(太仆寺旗草原白酒厂 *** )
-
2023-10-26 13:51:08
-
- 杜康原浆招财进宝(杜康招财进宝酒)
-
2023-10-26 13:49:02
-
- 哈萨克斯坦白酒,哈萨克斯坦白酒40度
-
2023-10-26 13:46:55
-
- redmountain红酒(redfern葡萄酒)
-
2023-10-26 05:01:49
-
- 北京汾酒八年陈酿专卖 汾酒原浆8年53度价格表
-
2023-10-26 04:59:44
-
- 中国梦52白酒浓香经典
-
2023-10-26 04:57:40
-
- 香格里拉a3多少钱一瓶(香格里拉3a红酒多少一瓶)
-
2023-10-26 04:5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