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可网 > 杂谈 > 正文

​归化!男篮欧锦赛给中国篮球开了一张“新方子”

2024-07-11 20:59 来源:去可网 点击:

归化!男篮欧锦赛给中国篮球开了一张“新方子”

日前,被誉为“全球最精彩篮球赛事”的男篮欧锦赛落下帷幕,除了精彩的比赛让人大饱眼福,在各队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的归化球员也让中国球迷侧目。当篮球归化之风在欧洲大陆盛行,再结合中国男篮在亚洲杯中令人失望的表现,面对着杭州亚运会、2023世界杯和巴黎奥运会的任务,男篮归化也终于成为了中国篮球无法回避的问题。

韩国归化球员罗健儿(左2)在防守中国队球员赵睿。

见效快?唯有归化

“归化”,是男篮欧锦赛期间,中国媒体和球迷中出现频次最高的词。这是因为大赛期间,诸多球队拥有归化球员,且这些球员都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在本届篮球欧锦赛的24支参赛球队中,有超过六成的队伍都启用了归化球员。翻看剩余球队的过往历史,本届未带归化的以色列、捷克、芬兰、乌克兰、比利时、英国等国家队,也都曾有过非常著名的归化球员。

不仅是欧洲,在亚洲,归化球员也早已成为球队的重要角色。以2022年亚洲杯为例,来自亚洲的14支代表队,其中日本、韩国、巴林、叙利亚、约旦、黎巴嫩、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队伍都启用了归化球员,另外,伊朗、哈萨克斯坦也都有过使用归化球员的历史。在中国男篮首场不敌韩国男篮的比赛中,韩国队的归化球员罗健儿成为比赛胜负手,他用25分14篮板的两双表现决定了比赛的走势。

如今归化球员则已经成为了国际篮球的普遍现象,对于已经处于低谷的中国篮球来说,站在短期内提升实力的角度,是否应该归化似乎并不是个难以回答的问题。

大部分球迷和业内人士也都是支持归化的,著名篮球评论员苏群就是其中之一,他还给到了非常有说服力的理由,“第一,从1号位到4号位都可以归化,尤其是核心后卫这个点,可以带动场上其他四个点,做到归化一个、带动全队提升;第二,全世界都在归化,中国打高水平篮球的人才少,你不归化,打不过人家,没有人会同情和佩服你;第三,中国篮球长期脱离高水平环境(比如奥运会),会陷入进一步衰退的恶性循环。”

著名篮球评论员杨毅曾透露,“咱们篮协已经在认真考虑使用归化球员,包括归化球员的人选了”。相信如果在明年的世界杯上,真有一位没有中国血统的运动员身披国家队战袍亮相,也已经谈不上意外。

印尼队的归化球员博尔登(左)防守周琦。四场亚洲杯比赛,博尔登场均拿下21.8分,投篮命中率为54.1%。国际篮联官网将他与韩国归化球员罗健儿评为“小组赛阶段表现最好的球员”。

归化谁?首选CBA外援

国际篮联早就将归化球员的条件写进了章程中,根据最新的章程显示:“一支国家队,在参加所有由FIBA组织的竞赛时,队内可以拥有一名球员,是在16岁以后通过归化或者其他合法途径获得该国国籍的。而一名球员在年满17岁后,曾经代表一个国家参加过任何FIBA组织的主要国际赛事,则不得为另一个国家出战。”此外,国际篮联只要求归化球员具备参赛国国籍就可以参赛,所以,根据各国的入籍政策不同,决定着归化球员需要多久能代表国家队出战。

对于中国男篮来说,归化球员难度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获得中国国籍。不过,以冬季项目和中国男足归化球员的经验来看,只要在管理层面推动球员归化,不会遇到太大的阻碍。

由于每支球队只能有一名归化球员出场,这名球员往往是球队最需要的那个位置。对于中国队来说,拥有周琦、王哲林等人,在亚洲范围内目前仍有一些优势,后卫线也有着比较充足的人员储备,缺少的是能够持球进攻的锋线球员。从归化人选上来看,CBA外援或许是最合适的选择,毕竟他们在中国打球,能力和特点大家都了解,他们与中国球员之间也十分熟悉,能省去很多麻烦。广东外援马尚·布鲁克斯、吉林外援琼斯、北控外援高登等人就被很多人视为了合适的人选。

想治本?还得靠青训

西班牙男篮,在这届被誉为史上最强欧锦赛上,笑到了最后。其中,归化球员洛伦佐·布朗起了大用,他为球队提供了急需的得分能力,面对德国的29分,居功至伟。但球迷都看得出,这支几乎将团队篮球发挥到极致的球队之所以成功,绝非仅仅因为一个归化球员,而是这20年来,西班牙篮坛都在努力做好这两件事:一,青训;二,打造高水平联赛。

这也是当下欧洲篮球更值得我们关注和学习的原因——其发展系统是梯队搭配比赛。例如西班牙的篮球联赛,通常一支球队有八到九个梯队,与之配套的是八到九层联赛,球员从小打基本功,培养团队意识和篮球智商,然后一路“打怪升级”,最终凝聚成国家队层面的战力。与此同时,欧洲篮球人才流动十分频繁,天赋卓越的少年球员,可以通过租借等方式加入到欧洲顶级联赛的梯队中,获得一流的成长环境。我们在欧锦赛上看到各队的团队协作那么好,基本功那么扎实,对抗那么激烈,各个年龄段人才储备那么雄厚,这些都是联赛体系养成的篮球“果实”。

归化,确实是“解近渴”的唯一最有效的办法,但中国篮球要真正走出低谷,任重而道远。

校对 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