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可网 > 杂谈 > 正文

​桓台猪龙河为何分东西两支?

2024-06-17 02:33 来源:去可网 点击:

桓台猪龙河为何分东西两支?

民国二十二年纂修《桓台志略》卷一“疆域略”有《重浚郑潢沟记碑》一篇。郑潢沟乃纵贯山东桓台县南北的一条河流,现在通常称为猪龙河,

古称德会水,又名“沣水”。而于今我县,猪龙河则分东西两支,所以然者何?观此文可知一二矣。据乾隆五十四年(公元1789)“沣泉龙王庙碑记”载:“邑(淄川城)东北三十里沣水乡,其南木铃山、凤凰山之北坂,泉源万斛(hú),涌出如珠,积流成溪,名朱龙河。”又据民国9年(公元1920)《淄川县志》记载:“(猪龙河)源出县东北三十五里范王庄南,名‘泉河头’,源可三亩余。”又载:“传言(猪龙河)源通淄水,理或然也。”1944年,村民在挖掘泉河时,曾经在后龙湾离地表1米多的深处,挖出一条长约6米、径粗约3厘米、四肢皆无的大型脊椎骨;同时,还在南石湾更深一些的沙土中,铲出一具头骨,骨骼粗大,状如牛头。村民视其为“龙骨”,只可惜没有保存下来。这些内容本博曾在去年6月转载一篇《猪龙河传说》,内有详细记载,博友若干兴趣,不妨打开链接,这里不作赘述。据记载,清朝末年,天气干旱,郑潢沟河水极易干涸,郑潢沟东面的支流已经淤塞,向北的河道地势低洼,河水顺势而下。清光绪三十四年,新城知县恽毓庚根据靠近县城(今新城镇,非县城索镇)附近居民的请求,在北岸修建河闸,导引河水向西流去,并立碑记录其事。现将《重浚郑潢沟记碑》转录于下:

考《裯》载郑潢沟又名“系水”,俗称朱龙河,其源发于淄川之黉山,入新城东南境之张店,迤逦西折,经于家堤到三岔湾而北流入锦秋湖。三岔湾者,当城河未淤垫时,郑潢沟东来之水至近城半里许之司马桥南汇南来白古沟(俗称韩信沟》,西来老梧河合而并趋于湖者也。堪舆家谓水来自巽,实启一邑文明之象,其说当非无据。嗣因上游各庄争夺水利,别于于家堤稍曲建筑河口,另疏一通湖之河以资灌溉,名曰“东新河”,而其北于家庄等村则又借东新来源于唐山庄对岸旁疏一分支亦迤逦以达于湖,于是郑潢沟之水乃全改趋东北、西北,近城之河日遂淤塞,仅存遗迹矣。今春于家庄等八村庄公议按量分工,重事浚治而主开浚郑潢沟,诸绅乃亦群起而继其后。议以规复正河就商于余,或云:宜专挑故道,旁塞支流,使水归于一,可期源流畅旺。余谓东新亦属旧河,水利又系公益,必须统筹全局,不可专顾一面,且水归于一,当春冬时河势疏缓固借资储蓄,若遇夏日山水暴发,上流飙迅而下中无支流以杀其势,害亦非浅,诸绅佥然。余言乃定两河并疏之策,于三四月先后开工,陆续报竣,余为别验收。自此全境小道脉络贯通,而吾新声教文物之盛,绳绳继继,亦将藉以振起积衰,则此举所系,岂浅显也?余尤冀后之来宰斯土者,常以振兴水利为己任,与诸缙绅协力维持,保存风脉久久无隳,是又惓惓(拳拳)私衷所办香切祝香者已。是为记。


光绪三十四年岁次戊申四月,摄新城县事恽毓庚撰并书勒石

不过,说境内猪龙河分东西两支,是宏观而言。具体到县境内某个地方,还有更小的分支,有的也分为东西了。

原作者:马踏湖

原链接:https://blog.sina.com.cn/s/blog_492d6b460100f8qg.html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博客作者,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新浪客服。本账号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