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可网 > 社会 > 正文

​代表委员谈“医”见丨辛凯:建立河南中医药数字图书馆

2025-03-29 17:28 来源:去可网 点击:136

代表委员谈“医”见丨辛凯:建立河南中医药数字图书馆

来源:【大河健康报】

人物名片:

辛凯,河南省政协第十三届一次会议政协委员、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风湿病科副主任。河南省中医药科普专家,全国第六批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师从全国名老中医李发枝教授、冯明清教授。

从医25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疼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新冠肺炎、失眠等内科杂病。

提案摘要

1.建议从中医药事业全面发展的战略和全局高度,把挖掘中医药宝库精髓置于推动河南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重要议程;

2.建议建立河南中医药古籍和名老中医数字图书馆,提供信息化支撑;

3.建议加强政府和高校合作,设立河南中医古籍和名老中医出版专项,编著和出版河南中医古籍和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专著和教材;

4.建议深度挖掘、整理、开发河南省中医药文化资源,推动中医药博物馆和文化基地建设,打造中医药文化品牌;

5.建议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中药企业、医院开展建立中医药宝库精髓研究中心。

记者 王嘉译 关雅昕

1月13日,河南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开幕,河南进入“两会时间”。身为河南省政协委员、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风湿病科副主任,辛凯看完当天最后一位病人后立刻奔赴河南两会的报道现场。

现状:中医药学术思想数字化建设落后

信息化程度不高

今年的河南两会,辛凯提交了《关于挖掘河南中医药宝库精髓,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的提案》。

辛凯在调研中发现,中医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令人遗憾的地方,比如:中医药典籍文献分散,缺乏深度挖掘,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国医大师、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及临证医案传承和临床推广不足;中医古籍资源和名老中医学术思想数字化建设落后,信息化程度不高;中医药文化资源整合度和利用程度不高,品牌意识不足;对河南中医药宝库缺乏深入研究,对河南中医药理论体系和核心价值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等。

除此之外,许多老百姓甚至部分基层医务工作者对中医理论缺乏系统、规范的认知。一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新冠诊疗过程中,认为发烧后必须输液,事实上,在新冠病毒感染初期,依据《伤寒论》进行御寒解表,有助于控制病情。尽管输液在短时间内可以将病情压下去,但体内的病毒并未清除干净,部分患者容易出现复阳、复感等情况。

2022年12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防疫“新十条”,其中第五条规定:“保障群众基本购药需求。各地药店要正常运营,不得随意关停。不得限制群众线上线下购买退热、止咳、抗病毒、治感冒等非处方药物。”群众买药囤药热潮随之掀起,部分人囤积大量解热镇痛、清热解毒类药物。

“不同人感染新冠后的表现差别很大,部分患者会表现为风寒表证,治疗时以御寒为主;部分人还会表现为热证,应使用辛凉解表药物。中医强调辨证施治,而非‘千人一方’”,辛凯说。

辛凯师从国家级名中医李发枝教授,并就新冠病毒感染后出现鼻塞、流涕、黄痰等明显肺部症状的治疗方案进行沟通并达成共识——在服用御寒汤的基础上加上千金苇茎汤,此方案疗效显著,大大缩短了患者的病程。

责任:是中医传承人

更是中医的见证者、受益者

“从本职工作来说,我是中医的传承人,又是中医的见证者和受益者。中医在治未病和治已病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新冠肺炎救治过程中解决了诸多问题,减少危重症的发生率。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将中医发扬光大”,辛凯坚定地说。

中医药宝库精髓是中医药传承创新的本源。近年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下发《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为挖掘中医药宝库精髓、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抓手。

好风凭借力,在这一历史机遇下,辛凯建议,从中医药事业全面发展的战略和全局高度,把挖掘中医药宝库精髓置于推动河南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重要议程。以资源挖掘为基础,以数字化建设为统领,以促进理论和临床创新为重点,提升中医药宝库精髓挖掘质量。

传承:树立文化自信

避免手中有宝而不自知

国医大师张磊常讲,作为一位合格的中医,要会开“有药处方”和“无药处方”。

所谓“有药处方”,即平时所开的有药物的处方,包括经方、时方、经验方;所谓“无药处方”,是指针对患者不同的致病因素,尤其是因情志致病者,医生可根据患者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文化素养等,给出恰当的心理疏导和健康指导,开出适合患者的“无药处方”,取得药物无法达到的效果。

“平实的话语背后蕴含着高深的理论。开好‘无药处方’,与西医所倡导的从单纯生物模式过渡到生物社会医学模式的观点不谋而合。”辛凯说。

在多年的从医生涯中,李发枝教授发掘出无数中医治疗成果,这些成果在临床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老师手里有宝贝,但只有几个跟师的弟子和找他看过病的人知道,我们需要通过媒体、政府部门、教育系统将它宣扬出去

作为中医药大省,河南拥有数名国医大师、岐黄学者、全国名中医、河南名中医等中医名家,他们的诊疗体系非常成熟,辛凯建议:“我们可以打开绿灯,突破以往的条条框框,将中医大师的优秀理论成果通过制剂的方式快速投入临床。”

例如,在此次新冠救治过程中,不少中医院都在短时间内研制出了抗新冠中药院内制剂,并迅速将制剂投入到临床使用。

辛凯呼吁,全省要积极整合中医药文化资源,打造中医药文化品牌,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中药企业、医院开展建立中医药宝库精髓研究中心,建设交叉学科,开展联合研究,促进产学研一体化;还应促进校政和医政合作,加强医院国医大师、名老中医工作室建设,构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师承教育项目,推动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的临床普及和应用。

精彩推荐

— END —

值班丨王丽娜

统筹丨安 伟

编辑丨刘广辉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大河健康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