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可网 > 社会 > 正文

​李清照最喜欢的打马游戏怎么玩

2024-12-03 00:17 来源:去可网 点击:

李清照最喜欢的打马游戏怎么玩

北宋文学家李清照最喜欢的打马游戏,是一种争先的棋艺,类似于双陆棋,玩家可以是两人或者多人,每人手中多枚棋子,掷骰子行棋,全部棋子最先走到终点者为胜。

宋代打马的棋子为铜制、骨制,今天还能看到一些,外形为铜钱状,直径约三十毫米,厚二毫米,中间有方孔或者无孔,上有马形或者马名,称为“打马格钱”或者“马钱”,十分精美。

李清照写过一篇《打马图序》,提到北宋的四种打马玩法,分别是关西马、依经马、宣和马、易安马。

其中的易安马是李清照在依经马的基础上创制的,本质上与关西马和宣和马没有太大差别。

易安马所用的棋盘由象棋盘改制,行棋路线从棋盘中间开始,沿着棋盘的四周绕行一圈,从另一侧回到棋盘中央。

整个路线的起点为“赤岸驿”,从这里开始,每隔九路便有一个“窝”,一共十一个窝,依次是赤岸驿、陇西监、玉门关、阳监、沙苑监、函谷关、太仆寺、天驷监、骐骥院、飞龙院,终点是尚乘局。

每两窝之间有八路,每一路似乎都是用古代的名马来命名的,比如曳彩、流珠、翔云、越影等等,单看名字就有一种飞腾奔驰的气势。

路线上还设有“夹”与“堑”,共有五夹一堑,集中在飞龙院和尚乘局之间。“夹”与“堑”的设置,恍惚有双陆中“坑”和“关”的影子。

行棋打马时要使用三枚骰子,一齐掷出去,一共会产生五十六种组合,也就是五十六种采,根据骰子的点数之和,分为赏采、罚采和杂采三种。

其中的赏采有十一种,分别是碧油(浑六,即三个骰子均为六点,)、桃花重五(浑五)、堂印(浑四)、雁行儿(浑三)、拍板儿(浑二)、满盆星(浑幺)。另外还有黑十七、马连、靴楦、银十、撮十。

相比之下,罚采就要简单得多,只有一个“小娘子”和一个“小浮图”。特点也很好记,幺点、二点、三点同时出现,就是小浮图;二幺带一个两点就是小娘子。

剩下的全部是杂采,其中也有许多名目,比较重要的有四个夹采:夹七、夹八、夹九和夹十。分别是两个二点带三、四、五、六点。

过了飞龙院,前行三路就会遇到“夹”,五个夹前后相连。马如果落入“夹”中,只有掷出夹采才能跳出来。我们常说的“夹七夹八”,似乎就是从这打马中来的,想来十分有趣。

过去了这五个夹,马上就是一个“堑”,最艰难的时候,距离胜利也最近。从堑里出来,前面就到了尚乘局,也就是漫漫长征的终点。

掷骰子时,还有一个重要的名词——本采。本采又分为“真本采”和“傍本采”。

开局之后,每个对局者第一次掷骰子所得的花色便是他的“本采”,但赏采和罚采不包括在内。如某个人第一次掷得一个“条巾”,则条巾就是他的“本采”,以后不论是他自己还是别人掷得条巾时,对他都有益处。

条巾是两个三点配一个六点,加起来一共十二点,所以凡是点数为十二的采,就是这个人的“傍本采”,像“了角儿”、“花羊”、“赤十二”、“腰曲缕”等。

一旦自己有马掉落到“堑”中,只有掷出浑花,或者掷出本采时,才能让马从堑中跳出来。

本采和傍本采的设立,属于“交加侥幸”,给对局者添加了许多的“甜头”,遇到它们,是意外的惊喜。

通常,参与打马的人数并不固定,最少有两个人便可以开始,最多不能超过五个。人数过多,一则显得太喧嚷嘈杂,再则棋盘太小,每人有二十枚马摆在棋盘上,容易看走了眼。

还有重要的一点是:人数增加以后,真本采和傍本采彼此相同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要记清楚每个人的本采就很困难,局中产生纠纷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

打马的具体过程非常有趣,包括:

一、下马:

玩者每人二十马,马由象牙雕琢而成,也有铜铸的马,算是一种立体的马。更简易的马则是铜钱一样的,上面有不同样的钱文,并被涂染成不同的颜色,以作区别。

铜钱样的马有一个突出的优点,就是可以重叠起来。那种立体的犀角、象牙的马固然好看,玩起来却不大方便。比如八九匹马等在函谷关前,乱糟糟地挤成一团,等着凑齐了十个好过关,就不如八九枚铜马摞在那里,整齐利落。

二、行马:

行马从起点“赤岸驿”开始,到“尚乘局”结束,共有十一窝,八十路,加起来为九十一,即如李清照《打马赋》中所言:“用五十六采之间,行九十一路之内。”

行马之前先要打骰子,三枚骰子掷下去,得出一组采,依此行马。推测一下,行马时并不限定马的数量,既可以由单独一匹马来完成三枚骰子所指示的点数,也可由多匹马来共同分享这些点数,非常灵活。

比如某人掷成一个“黑牛”,即两个五点加一个六点,一共十六点。他便可以根据盘面上的形势,让某马前进一路,另一马前进三路,另外两马都前进六路,让它们四马同时到达某路,这样就可以避免势单力薄被别人打下。

行马时,玩家最盼望能让自己的马落入窝中。这些窝很像现代军棋里的“营”,马入窝中便可以不被打,还可以被赏一掷。

窝的设立,给漫长而危险重重的行进路途添加了缓冲,更方便对局者的运筹和调度,增加了游戏的灵活性。

有两个特别的窝却让玩家又恨又爱,一个是“函谷关”。从位置上看,函谷关位于象棋盘的界河中,正好是行棋路线的中途。每个对局者必须在这个窝里凑齐了十马,才能闯出函谷关,在此之后,他的马不限多少都可以自由通过函谷关了。

比函谷关更困难的是飞龙院,在这里必须聚齐二十匹马才能前行,此时距离尚乘局只有九路,九路中却有五个夹和一个堑,可谓步步艰难。

三、打马

打马是棋局的关键。打马的原则是以多打少,当数量相同时,后来者打掉先来者。比如在某一路上,甲方有两马在,而乙方打出骰子后,依照点数,巧妙调度,能让自己的三匹马或者两匹马同时进到这一路上,则甲方的两匹马就要被打掉。被打掉的马应该回到赤岸驿,这一点和现在互联网上的飞行棋一样。

其它的还有“倒行”、“入夹”、“落堑”、“赏掷”等名目。

打马只是手段,最终的目的是要赢钱,所以还有“铺盆”、“倒盆”。看名称便可会意,一个是往外拿钱,一个是往里收钱,拿钱是玩者的义务,收钱则要看各人的打马本事。

易安打马中,最让李清照得意的还是每个名目下所附的文辞,都出自她的手笔,这也是它区别于其它打马的主要标志,“命辞打马”之名也由此而来。比如在“入夹”一条后面附有:

凡遇飞龙院下三路,谓之“夹”。散采不许行,遇诸夹采方许行。

词曰:昔晋襄公以二陵而胜者,李亚子以夹寨而兴者,祸福倚伏,其何可知。汝其勉之,当取大捷。

于左 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