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可网 > 八卦 > 正文

​姚晨最近的新剧叫什么?(姚晨的演技没有问题,但这部剧吐槽点还是很多)

2023-12-26 13:47 来源:去可网 点击:

姚晨最近的新剧叫什么?(姚晨的演技没有问题,但这部剧吐槽点还是很多)

01:一部剧,哪哪都不对

姚晨的新剧《摇滚狂花》开播了,她这次的造型很“猛”。

颓废的烟熏妆,乱糟糟的头发,朋克的穿搭,还有一言不合就开打的粗暴。

浑身上下都充斥着一个信息,那就是“摇滚”。

这样颠覆性的角色扮演,以及硬核的人设,让许久没有看姚晨演戏的观众,在视觉上,都有一种被狠狠撞击的感觉。

但这种被“撞击”的感觉,也仅仅停留在开头两集。这部剧越看到后面,致命的问题就越明显。

比如“摇滚”。

什么是摇滚?

看得出来,这部剧的导演为了表现出“摇滚”,花了不少心思。

但费尽心思营造出来的摇滚氛围,看来看去,也不过是一些门外汉的“刻板印象”。

抽烟,酗酒,早恋生子,出轨,还有满口的脏话,以及一言不合就开干的粗暴。更甚至,还有颓废和自杀。

开头两集,就几乎集齐了这些所有元素。但越是这样刻意,就显得越不伦不类。

好像在导演看来,撇开暴力,撇开燥,撇开叛逆,其他都不算摇滚。

至于摇滚的内核,直到看第五集罗医生的那段自白,才堪堪摸到了边儿。但就像我说的,也只是摸到了边儿。

比如,姚晨唱的原声歌。

姚晨的演技没有问题,她唱歌的功底也没有问题,毕竟在其他场合她又不是没有唱过。

但化上烟熏妆,穿上朋克衣服,并作出一副不可一世的表情唱摇滚的姚晨,怎么看,都是满满的违和。

人有违和,歌更有违和。

最有违和感的,就要属第一集的演唱会。让人听着,就想落荒而逃。

又比如导演着重要凹的“女性”话题。

导演到底要表达什么呢?

很明显,就是女性,还是那种游走在失控边缘的女性。

不论是彭莱,还是她的女儿白天,都带着原生家庭的伤痛。俩人叛逆,倔强,也疯狂。

浑身都是刺的外表之下,掩藏着一颗渴望爱,更渴望家庭温暖的脆弱心。

不难看出,导演把女性自我救赎的焦点,都聚焦在了这对母女身上。但这种救赎,导演又是怎么安排的呢?

当妈的抛下女儿,独自在异国他乡醉生梦死的摆烂,还是烂得发臭的那种。

当女儿的,在国内看似清醒,实际也醉生梦死的寻找着存在感。

如果不是有一个小妈看着,怕是也早早地踏上了亲妈的路子。

可以说,前期彭莱和女儿白天,一个不像妈,一个不像女儿,相处得犹如互相算计的仇人。

为了让母女俩破冰,达到双向救赎的目的,导演这时候安排了一个角色,那就是姥姥。

但这个姥姥,也不像姥姥。

撇下亲生女儿三十多年。

这样离奇的关系,这样硬核的纠葛,愣是被导演狠狠地揉在了一个屋檐下。

让彭莱这对母女,在患有阿兹海默症姥姥的“瞎搞”下,在她们都未察觉的时候,慢慢开始向对方软化。

过程很喜剧,但形式却很老套,结果也很敷衍,可以说是毫无意外。

整部剧的节奏,就像彭莱的脸一样,说变就变。让人看完,除了笑,就只剩一脸懵逼的尬。

披着摇滚的皮,打着喜剧的噱头,最终搞了一出治愈戏。

哪一部分都想抓,结果除了喜剧,都惨不忍睹。

但这部剧最叫人懵逼的,还是它奇葩的三观,想想都觉得不可思议。

02:母女俩的和解套路,让人震惊

在彭莱很小的时候,父母离婚,离婚后,又把年幼的她,留给了一直没有结婚的姑姑。

姑姑没有结婚,而且性格粗暴。

每日不是剁肉,就是酗酒。一喝酒,就拿年幼的彭莱撒气。

在这样极端的环境下,彭莱学会了喝酒,也学会了叛逆。

不过十几岁的年纪,就独自跟着大崔出来北漂。

没有文化,没有积蓄,也没有一技之长,就这么一直漂着,四海为家。

用彭莱的话来说,那就是她没有被人爱过,所以也不知道怎么爱别人。

但就是这个没有被人爱过的彭莱,在十九岁的时候,却决定生下意外怀上的女儿白天。

那时候的彭莱,没有家,没有父母,只有一个阴暗的地下室,还有一个不够负责任的男友。

曾经的彭莱,也想过好好爱女儿,也真的尝试过爱女儿。

但彭莱最初留下这个孩子,是因为母爱泛滥吗?并不是。

彭莱自己就是被母亲抛弃的孩子,浑身都是刺,而且叛逆到了骨子里的她,又怎么会允许自己做出和母亲一样的事情?

被母亲抛弃,是她心里永远跨不过去的一道坎。

正因如此,彭莱才会前脚义正辞严地跟白泽奇说要留下这个孩子。但后脚她又拿起一瓶酒,往自己嘴里灌。

那时候的彭莱,对肚子的孩子,哪里有什么爱不爱。

后面孩子生下来,彭莱才真正地开始有了母亲的模样。说到底,这个孩子让一直漂泊的彭莱第一次有了家的感觉。

所以,她为了孩子买房。

为了孩子,努力赚钱。

但丈夫的背叛,又让彭莱走上了自我放逐之路。撇下女儿,一走就是十二年。

实际彭莱的人设线,到这里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一个带着原生家庭创伤的母亲,把孩子撇给前夫,也不是什么无法理解的行为。

但奇葩就奇葩在,彭莱回国后的剧情线,完全颠覆了三观。

如果跳出彭莱的苦情人设,捋清楚她回国后的一系列操作,就很“匪夷所思”。

在美国混了十二年,混得穷困潦倒,整日酗酒,把身体都透支完了,患上了严重的脑瘤。

这时候前夫意外去世,十二年没管过女儿生死的彭莱,在好友的劝解下,回国照顾已经十九岁的女儿。

划重点,十二年没有管过女儿。

十二年后,却拖着身患绝症的身体,回来“照顾”女儿。说是照顾,实际图的就是原该属于她的一半房产。

拿回属于自己的房产,无可厚非。但错就错在,彭莱是以母亲的身份。

更离奇的是,刚回来,就带着一群男性朋友在女儿独居的家里喝得酩酊大醉。

剧情线到这里,实际都勉强说得过去。彭莱这个角色,顶多也就是算一个不负责任的母亲。

一个不论是事业,还是生活,都彻底摆烂的loser。

真正奇葩的,是母女俩人的和解。

而且更奇葩的是俩人和解的套路,后面的剧情不出意外,就是彭莱病发,然后白天幡然醒悟,意识到母亲的重要性。

官博放出来的预告,白天签署彭莱的病危通知书,手都紧张得发抖。

上面的配文尤其有意思,“接过病危通知书的瞬间,她该有多内疚啊”。

所以问题来了,白天为什么要内疚?彭莱病重,归根结底都是她自己作的。

这样的强行和解,以及还有后面的强行救赎,正常?

03:撇开彭莱母女,所有人的和解,都是那么的突兀,又那么的清奇。

和彭莱母女和解一样清奇的,还有彭莱与母亲的和解。

更清奇的是,作为彭莱童年创伤始作俑者之一的母亲,竟然还充当了她和白天和解的润滑剂。

当年彭莱母亲撇下彭莱,一撇就是三十多年。这三十多年,一直不闻不问。

彭莱的姑姑为什么会对彭莱动辄打骂?

实际就是心里有怨气,夫妻两个生下孩子却不养,还把孩子丢给她,搁谁心里会养得痛快?

导演为了让彭莱跟母亲和解,下了不少功夫。首先做的第一步,就是“美化”彭莱母亲。

一个痴呆的母亲,忘记了所有人,却依然记得爱女儿,记得女儿的所有喜好。

正应了那句话,“忘了全世界,也没忘记爱你”。

除了让已经痴呆的母亲,硬凹慈母人设。导演又借她已经糊涂的大脑,断断续续拼凑了她“遗弃”彭莱三十多年的真相。

“她不是没找过彭莱,而是一找,彭莱姑姑就威胁要打彭莱”。

“等她十九年后鼓起勇气去找时,才发现人没了,房子也没了”。

就连彭莱母亲的痴呆,也在母女的和解中充当了重要角色。

“人都已经这样了,什么爱,什么恨,还都重要吗”?

乍一看,导演的和解套路除了老套点,俗点,好像没有任何问题。但仔细一想,却发现哪哪都是问题。

一个母亲,如果真有这么爱自己的孩子,当初又怎会把她扔给姑姑?

如果真爱自己的孩子,又怎会在明知姑姑有暴力孩子的情况,仍然退让,隐忍,选择十九年不见孩子?

更何况后面彭莱红极一时,也不见她这个母亲跑出来爱闺女。

作为彭莱三十多年苦难人生的始作俑者,她的恶,伤害了彭莱,也间接伤害了白天。

就这样,导演还给她们安排了一个三十年后的和解,上演了一出祖孙三代舐犊情深的戏码。

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