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可网 > 八卦 > 正文

​聊聊她全网出丑的幕后

2023-07-19 02:36 来源:去可网 点击:

聊聊她全网出丑的幕后

最近,任敏在《玉骨遥》里的扮相引发群嘲效应。

有多难看呢?

网友曾评选出 " 古偶四普 " 讽刺小花颜值倒退。

古偶四普:杨紫、赵露思、虞书欣、白鹿

而任敏的造型,号称是连她们看了都能松一口气的程度。

鼻宽、脸阔,和王祖蓝有点宛宛类卿。

扯唇角笑起来时,神态又像孙楠。

一到侧脸特写,缺陷更藏不住了。

虽不至于和洗绿那样,山根一马平川、下颌线直接消失。但因为走势陡急,整张脸看起来也很倒三角。

在很多场景下,也禁不住不顾她死活的镜头的考验。

这里并不是刻意指摘任敏容貌。

就像我们批评古装丑男一样,演员既然演古偶女主,从扮相到仪态,不一定绝美,至少不能绝了人审美的情趣。

任敏在《玉骨遥》里的扮相,已经不是一个 " 普 " 可以涵盖,大胆说丑也无妨。

可明明三年前在《清平乐》演徽柔公主时,她的扮相还娇俏灵动,加上人设讨喜,很受人喜爱。

短短三年,任敏经历了什么,从 " 古装美人 " 变 " 古装丑女 "?

其实,任敏的本钱并不算标准意义上的古典美人,也不容易驾驭古装造型。

她问题在哪?

对比《玉骨遥》剧中的王楚然就知道了。

二人同框跳舞,王楚然艳压任敏,先不论具体的五官和脸型,光是体态和线条就赢了,至少像盈盈起舞的样子。

中国古代对美人的想象书写,几乎不曾见到前凸后翘的曲线描绘,不论黛玉的弱柳扶风、晴雯的削肩膀水蛇腰,还是洛神的翩若惊鸿,婉若游龙,都在讲体态。

现代人扮古装,达不到轻盈婉转的体态,至少也应柔和匀称。

看一张任敏近期参加《桃花坞 3》照片,肩膀是宽阔的平肩,是更现代的力量美,跟柔和流畅的古典美人肩(溜肩)相去甚远。

加上粗脖、宽圆脸,以及拍《玉骨遥》期间明显变圆润的身材,就显得体态笨重粗犷。

至于五官,任敏和文淇一样,鼻宽脸宽,线条硬朗。

把她们放在现实片里,反添了性格棱角以及故事感。

但要去演考验五官精致度,长相给人舒适感的古偶女主,总显得硬件不足。

除五官、体态问题,任敏的脸型相较从前也有变化。

她本是娃娃脸,在《悲伤逆流成河》《清平乐》时期,脸肉嘟嘟的,下颌线也比较圆润,演少女毫不违和。

到了《玉骨遥》能清楚地发现妆感变成熟了,下巴位置变尖,嘟嘟脸也变得有些臃肿,原本属于少女的 " 灵 ",被装成熟的 " 钝 " 替代。

任敏这次古装翻车,当然有自身硬件不足,身材管理松懈的原因,但都不足妆造问题大。

造型师好像对她的脸了如指掌,哪里有短板突出哪里。

先举一个让我眼前一黑的造型。

任敏本身上庭偏窄,造型师还给她额头戴饰物,本身发际线偏低,发际线还压得超级低。

给到脸部大特写时,一整个哽住,造型师怕是为了自己省事,活生生把破碎感美女搞成了蒙面女山贼。

额头适合戴饰物的,比如《仙剑 3》里的唐嫣。

唐嫣属于上庭过长,发际线也偏高,如果额头不遮掩,显得脑门过大,五官不协调。

《仙剑 3》里戴上合适的头饰后,突出柳叶眉之下弯弯的笑眼,反增添了俏皮可爱。

紫萱的妆造主打一个劣势变优势,优势更优势。

当然,也不一定大脑门才适合装饰额头。眉骨高、颧骨低的,就算上庭偏窄,只要头饰不夸张,能够在造型上增加美感和记忆点,也会好看。

任敏的上半张脸偏平,颧骨还高,不需要盖住额头。

但剧中的妆造还偏喜欢在额头上做文章。

比如这种拯救发际线的假发片,杨幂用得上,到她这儿完全是多此一举。

毫无设计感的齐刘海,挡住眉毛,突出了高颧骨和宽圆鼻子,倒显得下庭短、中庭突兀,脸型不匀称。

不是任敏不适合刘海,而是刘海没有去适应她的脸型。还是《清平乐》里,她的刘海就十分加分。

刘海从头顶开始,不贴额头,而是蓬起来,这样视觉效果上发际线上移,额头变高,整个人的气质就开阔了、高级了。

这才真正起到避短、修饰脸型的作用。

当时的妆容也考究得多,都着力于修饰五官和脸型。

眉形就明显配合了人物气质在设计,乍看虽像没有弧线的平眉,但从眉头反向渐细的设计,是中国古典的羽玉眉、元眉等妆容中化用来的。

这种眉形能把眉眼的优势放大,最后一点朱唇隐在下庭,显得温婉优柔。

但你看《玉骨遥》的妆容,统一的韩式大平眉、水光肌、嘟嘟唇,毫无古韵不说,还扬短避长。

另一同样糟糕的问题还有——发型和服饰。

《玉骨遥》里任敏的发型,头顶几乎都是光秃秃,既无发包也不编发髻,顶多在脑袋后高高扎个辫子。

这样的发型当然省事,可造成结果的就是上庭愈发显得短窄,中庭又过长,很不协调。相比之下,《清平乐》精致的发髻和发饰就能很好起到修饰作用,还能弱化五官的影响,即便本钱不精致也带得出氛围美。

上文提及她是肩斜度偏小的平肩,《清平乐》通过服饰堆叠的效果,将她改造成颇具古典美的大溜肩。

《玉骨遥》就过于惨烈了,本来肩膀还有点坡度,衣服一穿,硬生生成了穿古装难看的直角肩。

加上她本就比之前圆润,衣服还把锁骨捂得严严实实,整个膀粗脖短,168 的身高看起来像 155。

衣服的质感和配色更像从批发市场里淘来的五颜六色的蚊帐一样廉价,哪还有一点仙气。

本来在《云之羽》里有出色造型的女三卢昱晓,在这部剧里也平平无奇。

被观众夸吊打任敏的女二王楚然,在这部剧里的妆造其实并不出彩。

她赢就赢在硬件突出,气质清丽婉约,不要太适合古装。只要不动她的脸,披头散发也好、脸上脏兮兮也好,反愈发衬得她清丽。

但饶是王楚然这样的鲜活美人,遇到《尚食》这种邪门审美的剧组,也能变得病入膏肓、面如土色。

所以扮相美或丑,演员的底子固然重要,却也不能全归咎于演员外貌。

甚至,古装扮相妆造、打光、滤镜等的重要性,一点不亚于演员本人的外形。

为什么这么说?

先看一下周迅的理解。周迅时常提醒自己不要活在滤镜里,滤镜里的她是完美妆容、精致打光、人设加持等的集合。

观众对她 " 美 "" 灵 " 的赞美,更多是对艺术效果的称赞,却不是真实自己的样子。

反过来思考周迅的话,就是说戏剧扮相和真实个人实际上隔了一段遥远的距离。

这段距离叫审美距离——

比如中国旧戏的角色花脸、戴面具,穿高底鞋,表演用歌唱的声调,而不似平常说话。

故意以一种不近情理的方式把艺术表演扭曲化、夸张化,使其不在凡间。

这样隔开一段审美距离,观者才能逃脱功利地打量,才能专心致志地欣赏。

例如《妖猫传》为了呈现杨贵妃的 " 回眸一笑百魅生 "。

美术指导曹郁将几十根蜡烛,放在演员脸的右边和底下,演员的后面又加了个有 LED 灯的灯带,让她的整体皮肤呈现出一种 LED 的光泽,这还不够,曹郁还找来能打特别小的光的灯,专用来照眼圈周围的地方。

这样拍出的杨贵妃只存在在梦境和想象中,她不会让你想起现实中的任何俗物,因而抵达幻想的高境。

同理,《清平乐》任敏的妆造是遥远的,古典的。它整部剧的氛围和美工更是犹如工笔画,努力在荧幕中制造了一个有厚重感的世界。

而《玉骨遥》的妆造,从发型、刘海、妆容到服饰,都是一个模子套出来的。你不可能得到任何沉浸感,因为这剧的每个细节都在告诉你,这是现代工业产物,精细程度可能还不如有的打印店拍证件照。

图省事既不贴合演员形象设计,也没有任何新鲜感,充满工厂流水线复制粘贴式的廉价塑料感。

连服装都似曾相识,好像别的剧组穿过的衣服拿来改改的陈货。

右图源《月歌行》《嘉南传》

别人的红衣大漠骑马照出圈了,也想依葫芦画瓢,但审美、妆造跟不上,活脱脱东施效颦。

再比如任敏剪的这种千禧年非主流齐刘海,现在依然在各类古装剧里泛滥。

虽然有的厚有的薄,有的直一点有的弯一点,但无一例外都挡住眉毛、盖住额头,只露出眼睛,毫无古韵不说,还显得低眉顺眼、小气又笨拙。

读中学时觉着这种直戳眼睛的刘海才好看,总被妈妈唠叨。等长大了才发现上一代的审美是真有点东西。眉眼、额头都被遮掉,整个人的精气神直接砍半,更透不出半点生命力。

可到现在影视剧还在沿袭这一操作,不考虑好不好看适不适合,统统粗暴地一剪齐。

但我们老剧里明明有各式各样的刘海。

单从《西游记》里找,高翠兰是螺丝状刘海,突出无辜可怜的特质,孔雀公主的刘海像孔雀的尾羽,蜘蛛精的刘海形似蜘蛛网。

都是根据发型、脸型、角色特点专门设计,足见用心用情。

老剧里通常刘海不会超过眉毛,轻盈不贴额。

这样的刘海只点缀,不喧宾夺主,反而考验演员的脸,但配上繁复的发髻,就适宜多了。

现在呢,一个遮头厚刘海替代所有,因此可以偷工省料——发髻少了,用统一批发的头套、发包或乱七八糟的饰品装饰。

从剧照明显看出,头上接了一坨疙瘩,就成一个发型了,有够粗糙敷衍的。

发型本就是配合脸型,显气质的,复制粘贴的头套根本不顾演员形象,何谈观众感受。

人有各色脸型,古典美人也不是只有鹅蛋脸。

《红楼梦》里,探春是鸭蛋脸,宝钗是脸若银盆,袭人是容长脸面,芳官是面如满月。

长的圆的方的,不管什么脸型,都有合适的发型去配,这才是真的尊重观众。

《红楼梦》芳官

不是现在的影视剧不比从前,只是用心被流水线作业蚕食,纯粹敷衍不用心。

一些古风爱好者,条件肯定跟横店没得比,却能做出非常古典审美的仿妆,质感比影视剧好太多。

例如 87 版《红楼梦》元春仿妆;

B 站 @我是扒皮呀

仿明代肖像画中贴珠翠面花的侍女,仿出了庄重慈祥之感。

B 站 @我是扒皮呀

流水线作业,除了粗制滥造,千篇一律的妆造还禁锢了观众的想象力。

我们的神仙并非都是白衣飘飘,有爱好者根据元代 " 朝元图 " 壁画,做出电母仿妆。

冠带华丽辉煌,衣带飞舞飘逸,服饰颜色厚重、丰富、协调,哪里是寡淡的丧葬风。

电母是司掌闪电之神,在古人的想象中,电母纁衣朱裳白裤,两手运光,民间还有电母雷公打跤——撑天拱地 " 的歇后语。

所以模特的扮相、走路姿势以及手势都体现出闪电之神的威严与惩恶扬善的姿态,也是合理的想象。

左图《朝元图》,右图 B 站 @总司不是甜妹

对比之下,我们的影视剧似乎陷入一种怪调,一方面狂吹服化道,一方面却是离传统美学越来越远。

有的剧拿敦煌风妆造当噱头,结果漏洞百出。

有的剧要为明制汉服正名,制造了一波争议,结果妆造无甚美感。

虽然相比《玉骨遥》这类流水线服化道强不少。

但都陷入一个问题——

没有真正把观众当审美主体,没有以引起观众审美愉快为已任。

假嗨成灾、同质化模版化泛滥,业余选手吊打专业人士,奉劝观众们千万别纵容。

我们有如此深厚的传统美学传承,如今被降级到这个程度,实为一种耻辱。

若中华的古典美学日后只能靠爱好者用爱发电来弘扬,那真真成了笑话了。